分享

关于咏春拳步法

 善良的狼lxnefg 2016-09-18

      A-  A  A+

      (一)咏春三角步法
      /   \
      ------------
      \   \
      ------------

      \\
      ------------
      /
      /
      ------------

      //
      ------------

      /   /
      ------------

      /   \

      一共七幅图,由上而下,是連貫的.图一是正身馬(二字拑羊馬).图二是轉馬(寻桥第一节中的轉馬),此图的重心脚在右脚.图三是拍脚,即是將右脚拍去左方,这是过渡式,双脚一拍,人家猜不透你將会出怎么招式,而你亦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图四是右脚踏右上方,注意是45度角朝向敌人.图五是把右脚退回拍脚.图六和图七我想不用我多说了.如果你巳學会寻桥的进馬,可在轉馬后,踏前半步,后脚随即拖前拍脚,然后做图四.(我知道文字很难描述,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人家打木人樁法,你便明白)

      (二)我是雜家,先講講

      首先步法不是一成不變,而出步第一原則,便是弧形進出(是空間上的曲線),起動初練要以身內重心變換,亦即不准移動肢體如站左步在前大弓箭步仍不需蹬地及移體重而仍以左步起動,自然小步子變換由心

      在下一步就是在全身結體下能以梢帶動根節.最明顯便是手阻擊或發勁時身已移位,既打對方弱處更遠離其火線

      第三為根梢合一本人沒練到

      至於步形有許多均為視用法而定,老大們均是此中老手,請多講講

      (三)

      要讲清楚咏春步法这个问题,几乎需要把咏春拳整个理论体系,功法体系,搏击法度等等都要说个彻底。不过好在咏春拳是世间最最简易的学术,没有太多的高深繁复的东西。但在下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既然突袭兄弟问起,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班门弄斧一次,说得好,大家鼓掌给点鼓励,说得不好,大家拍拍屁股走人。书归正传,下面开讲喽。
      关于咏春步法,得先说结体,首先把身体调配到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结构状况。用一句比较先进的语法来说,就是首先使身体机能与搏击所需的技能统一起来。因为步法是人体运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单独抽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结体,在咏春也说成是腰马合一,咏春所言的腰并不是指解剖学意义的腰,而是泛指任何身法运动。而同样,咏春所说的马,也不是大家映象中的什么钳阳马,弓箭马等等之类,而是泛指下肢的任何技术处理如三角马,八卦步,箭马,标撞马等。包括静态的步型与动态的步法,并暗含各种腿法,门外称之为无影脚。这两个概念容易弄混,也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而身步协调,腰马合一,这是咏春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言步法不能少身法。
      门外有言,咏春手法精妙而步法欠缺,这是因为原来的老师保守陋习,所谓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父等等观念的影响,以至有咏春有拳无步之讥或手高步低之说,其实咏春的功夫尤以下盘为精妙,所有功夫都从下盘底功层层展开。底盘密功,以钳阳马聚力,以弓箭马破敌,疏而全,简而纯,极其精妙,非入室不得轻传,
      再说说快马轻刀,这个问题实则是咏春发力的核心,一切力都从脚下起,通过合理调配的良好身型结构,并层层追力,通背过肘达于手而透敌身。如骑兵挥刀杀敌,借助于战马强大的冲撞力量贯于刀上,可以将重铠装备的敌人一刀两断。咏春之力除本身因阴松阳紧而全身贯通,腿力,腰力,背力,臂力聚于手上,腰、胯、踝、肩、肘、腕六个部位同时用力,而产生一种聚周身力为一体的合力外,对脚下地力的借用是个良好的技巧。所谓快马轻刀,马是指步法,而刀是指手法,手法宜轻宜松。手法只是控制对手和破击对手时力的传递,不必努气畜力于手臂,弄出个呲牙咧嘴的狰狞面目来吓唬人,
      有看官或许会问了,如此发力,实际上即是一个贯性的利用,如果遇上对手顺手牵羊,岂不麻烦大大。且慢。咏春自有办法解决。咏春进步,后脚如踩弓,前脚如射箭,前脚着地,有一个小小的制动技巧,如同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煞车,把全身的冲量全部抛弹贯冲于敌身,如怒虎疯牛,狂涛拍岸,这个小技巧对发力有一个加强的作用,即可制动保持平衡又可加强发力效果。另外咏春打法多变而急促,上肢破桥,下肢破马,三盘齐攻,三门齐到,进手即接肘,肘过即进靠,在每一手之后都有更险恶的等在后面,敢于顺手牵羊者,正好落入我方强大火力的轰击范围,或许看官又问了,如果对手迎头痛击怎么办?不怎么办,因为这个问题不存在,咏春打法,看正是斜,看斜是正,每一进手破桥必包含细微的角度应用,(术语叫拳角。即用力的角度,或指击打目标时抢占的角度位置)。常常以15度或45度进之,对手虽是迎头击来,我却是以一个极小的角度切入的,一点之差,却是阳关道与奈何桥之别。况且咏春素有三只手之说,中门防护极严而无影脚神出鬼没,对手贸然当头直上恐怕会后悔不迭。当然,这个技巧中又有一个技巧,即步法的灵活控制。咏春进步,并非直上直下,而是抽肋提胯,以肋带胯,以胯带腿以抽提二字运腿。曾有网友问及,咏春进马时前脚是虚还是实,我无从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当虚则虚当实则实嘛。虚实的切换即是发力的重要源泉,一切视需要而定,怎能够作枷自锁呢。况且虚实不在腿上,而在抽肋提胯四个字。
      这里,又得话说回头了,因为这必须先在小念头中求得结体后,自然能够得心应手,若小念头功底不够,一切免谈。
      哎,今天喝多了,醉眼蒙胧,思路不清,也不知跑题跑到哪儿去了,实在看不清屏幕,就聊到这里吧。在下经师不到,学艺不高,若有谬误,请大家运斤斧正。
      这个问题,若展开来,恐怕得说上三年,今天就到这里吧。
      (四)今天讲些嘛呢?想想,哦,就讲讲破马吧。
      破马是咏春独有的概念,其法其它门派也有,却少见提炼成一种核心技术。只有破桥而没破马的咏春是半吊子咏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何谓破马,就是老祖宗所说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人体运动,全赖步马支撑,若马破,立败无疑。桥破而马未破者,尚未可言败,而马破虽桥未破,也是回天乏力。咏春进身,上肢破桥,下肢破马,三盘齐攻,桥马同破,如此方可言之破势。否则破桥不破马,那叫庄稼把式,嘿嘿,不高、不高。
      破马之法,大概有如下三种,一是封马法。一步切入,利用空间几何的技巧,封死对方身马的变化,因其步不能动,身必呆滞,身步若滞,嘿嘿,牛耳在手矣。二为标马法。如寺中巨杵撞钟,以标撞马标撞直出,直接破坏其重心,催其势而断其根。常见好手进步,如铁牛耕地,如狂风卷地,将对手一步标出,而对手尚不知其所以然。三为无影脚,咏春步法腿法合一,连步夹腿,亦进亦踢,断其根而折其桩。人伤而不知所以然,如神之出无影,如鬼之来无声。外人不知,谓之鬼脚。而结体后的咏春拳手步上功力惊人,因步以腰肋胯发出,极大的加长了力矩。一步趟出或一脚搓出,对手往往人仰马翻并筋断骨折。一下即可解决战斗,此法极是阴毒,纵是高手亦防不胜防,用之对付一些桩沉马实的功夫,确有妙手拈来即成功之效。
      常有网友问及,咏春钳阳马古里古怪,移动不便如何应敌?其实钳阳马是聚力法而非破敌形势。目的是求结体。实战时并不用钳阳马。师常言:“钳阳马聚力,弓箭马破敌”。此本是老生常弹。却不知为何总有看官不明白。
      且慢,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咏春破马与其它拳法大不相同,从不用捆锁勾弹之类。强调直截有效,如铁犁开地,直接犁到对方步马之上。例位看官想想,捆锁勾弹封闭费时而效不著,若果一脚直截了当地踢断对手胫腓,任对手勇如张飞,也只能徒唤奈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