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期望只会带来更多不幸

 圆角望 2016-09-18
    
  阅读时间
  4 分钟


学长曰:降低期望值更幸福的说法其实只是自欺欺人。如果你信了,一辈子就只能活在低的期望值中了。

    ▲


低期望的误区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你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


虽然没有什么实用性,但我还是承认这句废话说得是有道理的。


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都依赖于自身的判断标准,当我们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没有期望的。所谓的不要有期望,没有期望,只是把期望值降到最低而已。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种相对温和的说法:


幸福的秘诀在于不要期望太高,不要放任我们的欲望,要知足常乐。


这句话的逻辑是这样的:假如我们不期待美好的爱情,不期待成功的事业,那么我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不会太过失望,而一旦我们突然拥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会感到无比地幸福。


低期望的影响


我们暂且先不讨论低期望能不能带给我们幸福,我们先看看低期望带给我们的影响:


心理学上的自证预言揭示了人们会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换句话说,我们期望什么,慢慢地就会变成什么,我们不期待爱情的话,一直当单身狗的几率就会被放大。


所以先不说降低自身的期望能不能使自己更幸福,首先降低期望就会使我们限制住自身的发展。不过你可能觉得个人的成长可以放缓,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降低期望还是可取之举,只要不是低得太过分就好了。但事实上,期望高的人会比期望低的人更幸福。




高期望更幸福


心理学家 Margaret Marshall 和John Brown 曾经做过一项以期望值各异的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他们发现,拥有高期望值的人达到自身的期望之后,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造就了这样的结果,而当他们没有达到期望时,他们会认为是考试的问题,下次他们一定能考好。


我们上学时常见的学霸之所以能一直牢牢地占据年级前几名,可能也是因为这种心态。至于拥有低期望值的人哪怕是达到了自身的期望,也会认为自己只是碰巧运气比较好,下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他们未能达到低期望时,他们则更加确信自己能力的不足,让自证预言愈演愈烈。


幸福并不是取决于我们自身所设立的标准,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如何解读发生的事情。低期望的人往往对事情采取悲观的解读,而高期望的人则相反,更多地会采用乐观的解读。从实验上来说,高期望的人无疑更加幸福。


但不要天真地以为提高期望值就能提升幸福感,上述实验的学生是本来就选择了高期望值,所以解读事情时也自然地采取了乐观的解读,如果你只是提高了期望值却依旧悲观地解读结果,你依旧不会感到幸福。


期望应有的幸福


相比高期望,低期望还输了一点:低期望剥夺了期望该有的乐趣


国外曾经做过调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给星期一至星期天排序。


结果星期六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而第二名则由星期五获得,星期天只排到了第三。


我觉得那个外国团队假如是在北京做实验一定会被 “996” 等干扰因素玩疯。虽然这个排名与我们的社会现实有出入,但这不妨碍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一个结论:


相比起周日结束就是周一的感觉,人们更喜欢周五那种期待周六的感觉。也就是说,期待使我们更加地快乐


可假如你给自己定的是一个低的期望,那就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反正那个期望就算达到了也不算个什么大事。假如以考试作比喻的话,对于期望高的人来说,考试的前一天就像是周五,活力充沛还带一点激动;对于期望低的人来说,考试的前一天就像是周日,无精打采还带一点沮丧。


懒的借口


说到底,低期望更幸福只不过是人们想为自己的懒惰开脱而找的借口罢了。偏偏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如果真的是为了追求幸福感而降低自己的目标,那么根据上文的实验,无疑是适得其反。


如果不定一个高的期望值,我们自身是没有动力去努力的。我们之所以把低期望值称为低期望值,无非就是因为它容易达成,这也就意味着,低期望值其实是在我们的舒适区当中的。我们都知道要走出舒适区,具体怎么走?就往高期望的方向走,高期望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它在舒适区之外嘛。




如何定制高的期望


我们都知道凡事过犹不及,所以我们还是要把高的期望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想要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高期望,首先我们要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种 “乌比冈湖效应”,指的是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水平,觉得自己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态。


所以假如你想偷懒的话你就把你一开始就觉得是合理的期望当作是高期望就可以了,方便快捷。


如果你不想偷懒,想要先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问别人自己怎么样。想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就直接让 “客” 来评价嘛。自己下狠心,多问问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当然,你可别带着礼物过去问,毕竟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带着礼物去问可问不到什么客观的评价。不过问完后请人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也不是坏事。


至于询问的人数,不要怕麻烦,最好能问 10 个人以上,因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摆正心态等其它好处,是值得我们付出注意力去调查的。综合得到的回答,假如最后得出来的关于你的评价比你自己对自身的评价要低一点,不要怀疑,那大概就是你的真实水平了。


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之后,再回过头观察一下自己过往所能达到的期望值。总结出自己过往进步的速率,再结合自身的真实水平,不断推测这次自己能做到多少分,推测下次自己能做到多少分,用下次自己理应达到的期望来作为这次自己对自己的高期望。


这样你自己也明白,这个高期望并不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实现这个高期望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一方面,你可以带着对高期望的期待兴奋地成长;另一方面,你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甘愿付出更多来换取自身的进步。


低期望的归属


当然低期望并不是一无是处,当你觉得压力过大,喘不过气时,直接降低期望让自己偷个懒也不是不可取。但自己要清楚自己这是在偷懒,而不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


还有就是对待他人的时候,我是建议采取低期望的,不要对别人有过高的期望,世界上最可靠的人永远是自己,而且对他人有高期望还会给对方带去压力,影响对方的表现。


虽然现实总是很打击人,自己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我还是想对自己有一个高的期望,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校订:吴巍、姚色丰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戳原文,了解新生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