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历数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气概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史记》,树立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史圣的祠墓也是一座丰碑,历千年沧桑而愈显宏伟,雄居于夏阳古渡的河山之阳。韩城人以崇敬的心情称其为“太史高坟”。据《水经注》载: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首先树柏立碑,维护司马迁祠墓。一千六百多年来,韩城人民一直在为太史高坟添砖加瓦,重修扩建,使其“祠宇堂堂,坊榜将将”,庄严肃穆,巍峨壮观。 祠墓依山而筑。过芝秀古桥,进“汉太史司马祠”木牌坊,便是石条铺砌的司马古道。凹凸不平的石道印记着千余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由此西上,经“朝神道”,游人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历九十九级,才抵山门。其间,一木制牌坊上书“高山仰止”,一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登上山门回顾,但见黄河东邻,梁山西枕,山汇水抱,川源如画。献殿供桌上的联语此时最能道出游人的心声——“史学传千古,神威镇一峰”。 进山门即抵祠院,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祠正中为献殿、寝宫。献殿为宋代建筑,殿中碑石林立;寝宫中有宋塑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抱负超凡。献殿木刻对联是对史圣精神的真实写照:“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 祠后有司马迁墓,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如同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之间。 司马迁的辉煌巨著,在中国文化史上,开一代文风,成史家绝唱,他的思想和精神也从多方面影响着故里的民风民情。司马文化,流韵千年;史圣精神,光耀万代。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六、名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