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礼仪中的五礼及《周礼》一书

 老刘tdrhg 2016-09-18

中国历来号称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也是礼乐文化。不过,中国古代的“礼”远远超出了我们现代所说的“礼仪”的范畴,包括了职官、法律等制度。中国古代“礼”的种类,按照传统的说法,一般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五礼”这一说法,起源于《周礼》一书,见于该书的《周礼大宗伯》章,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

古代礼仪中的五礼及《周礼》一书

《周礼》一书,实质上是介绍职官制度的书。相传为周公所作,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作品。经秦末战乱久佚,汉初刚发现时,名为《周官》。王莽用权时,由刘歆奏请,被列入学官,更名为《周礼》。东汉时,郑玄兼注《周礼》、《仪礼》、《礼记》,遂为三礼之首。

《周礼》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体大思精。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分别加以叙述。现存部分冬官全亡,地官司禄,夏官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掌疆、司甲,秋官掌察、掌货贿、都则、都士、家士等职官亦阙失。

古代礼仪中的五礼及《周礼》一书

《周礼》全书每一官分为六部分:

天官·冢宰第一:属自大宰、小宰起,共六十三种职官。

地官·司徒第二:所属自大司徒、小司徒起,共七十八种职官

春官·宗伯第三:所属自大宗伯、小宗伯起,共七十种职官。

夏官·司马第四:所属自大司马、小司马起,共六十九种职官。

秋官·司寇第五:所属自大司寇、小司寇起,共六十六种职官。

所列诸官,先列出其官名、爵等、员数,再分别叙述各自的职掌。

《周礼》冬官部分全部阙失,以《考工记》作为增补。包括治木之工、治金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共三十种

可见,《周礼》一书,以介绍西周官制为主。不过本文主要是介绍古代的“五礼”,下面简要说明一下吉、凶、军、宾、嘉五礼的内容。

古代礼仪中的五礼及《周礼》一书

吉礼:即祭祀的典礼,古人祭祀以求吉祥,故称吉礼。包括:对上帝(即天)、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

凶礼:即丧葬和荒礼。包括:丧礼(丧葬)、荒礼(饥荒)、吊礼(水火之灾等)、禬礼(财产损失)、恤礼(外患内乱等)

军礼:主要是指战事,还包括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如田猎、建造城邑等。

宾礼: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

嘉礼:包括饮食、婚礼、冠礼、宾射、飨燕、脤膰、贺庆等类。

可见,古代的吉、凶、军、宾、嘉五礼,不仅仅是礼仪的范畴,还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对后世社会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