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课堂学习效率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关于如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你真的知道吗? 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当旁观者。这是因为参与讨论时的思维活动比平常状态下要活跃的多,它调动的人体感知事物的多种分析器及其效应器的协调工作,在头脑中形成的强烈的刺激。 上课前要认真预习、阅读教材,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上课时老师讲些什么,哪些自己已知道,哪些需要弄个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时听讲就有了针对性,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就听得格外仔细、认真。如果老师对这处难点讲得不细、不透彻,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 俗话说:“会听听道道,不会听听热闹。”课堂上听讲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会听讲的学生能听出问题的来龙去脉,不会听讲的学生只是听听热闹。 听讲时一定要听懂老师所讲的每一个重要细节,在这个细节上看老师是怎样思考、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越是细小的重要细节,就越能学习到更多知识。 听讲的目的,就是要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些学生听讲时分不清主次,结果抓住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清楚,听准确,听出重点,听出意图,听出弦外之音。 原则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动了在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 课堂上,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这个时候,要积极大胆地抢先举手发言,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自己存在的问题越暴露出来就越便于纠正。 课堂讨论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即使自己意见不对,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克服。讨论时因听取了各种意见,自己容易受到启发而产生新的创意。讨论还能锻炼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人的辩论能力。 首先, 回顾课堂从头至尾的过程。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引导分析的,,又是如何总结归纳的,都应弄清来龙去脉。 其次, 留心结束语。结束语是老师对一节课精华内容的概括总结,留心它,有助于把握这堂课的整体。 最后, 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同时要将它纳入自己的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 课堂的高效学习将地基打牢,课下的巩固练习同样重要,今天给大家推荐学而思系列图书逐个击破小学数学各个难题。 爱情篇 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想要获得高分并不难,或者可以这么说普遍的学生都是高分,但是想要得到满分却并不容易。 正是因为大多数家长进入了“小学知识简单”的误区,所以没有重视,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没有总结的习惯。 孩子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判断什么是高频考题,什么是容易失分的知识点,此时一本针对小学的满分秘籍不但可以协助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的学习引导带来至关重要的帮助。 让家长给孩子划重点的时候也总是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本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窘况,精选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让孩子在假期预习的时候也能很好的理清知识脉络,找准重难点。 对于每个章节的重点,本书都会挑选出精选的题目来引出知识点,从题中可以让孩子很好的领悟到知识的重难点。 现在的孩子做题很容易掉入思维惯性陷阱的题目,例如:在三年级会学到的“时分秒”这一章节会出现这样的一道题:短跑比赛中,明明用了11秒,京京用了15秒,谁跑的快?谁跑的慢?这样一道题我想很多孩子都会错,包括家长们也有可能会因为思维惯性而答错。 针对这一类的题本书会有专门的模块来针对此类陷阱题做相应的练习,让孩子掌握易错知识点。 另外本书同样会针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拔高和拓展题目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应对开学考试的压轴题目,冲击满分。 《小学数学计算秘籍》这本书是一个年级一本,每本书涵盖了各个年级的计算题的方法技巧。 每讲会有6道左右的例题,用孩子的思维讲解计算方法。例题的难度也会逐渐的增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做题速度慢和做题不够仔细,这也就导致了考试分数不高。归根结底就是计算能力的问题。 孩子的计算能力怎么才能提高啊,练得题也不少,就是不见效呢!我想对于低年级的家长来说计算是一个最先接触的难题,所以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你们啦。
依据学生认知程度,同步强化学生计算能力,从运算规律到运算技巧,层层突破。 全面归纳总结,例题由浅入深逐步呈现,注重一题多解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小学几何拼计算,初中数学拼逻辑。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小学几何与初中几何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也是初中几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的原因。 本书的编写目的真是为解决这一现象,做好几何模块的小、初衔接,使得孩子能够在小学接触到用逻辑推理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 本书将小学生能够理解的待定图形关系总结成几何模型,运用图形间的关系推理解题。 知识是小学的知识,思维却是初中的思维,既巩固了小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初中的解题思维,从而起到衔接作用。 除了针对课内基本图形公式和几何变换的深入学习,也有针对奥数和衔接初中几何的几何模型,重点训练孩子在几何图形中逻辑推理能力。 看到这家长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有些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本书提前做出了解决方案,录制讲解视频,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解决难题。 本系列图书分为小学1~6年级,每个年级一本。一个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必须进行适当的解题训练,通过边学习、边练习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案。
家长们不要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数学思维很难,是参加竞赛的孩子才学习的,我们孩子学习课内是用不到的。 小编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笼子里有10只鸡和兔,一共28条腿,有几只鸡?几只兔? 这是一道课内所学的鸡兔同笼问题,家长孩子一定都不陌生,没有学习过“数学思维”的孩子会用他的正向思维来计算: 鸡:10、9、8、7、6、5… 兔:0、1、2、3、4、5… 腿:20、22、24、26、28、30… 通过这样一个个数的方式可以算出当鸡有6只,兔有4只的时候一共有28条腿。但是学习过“数学思维”的孩子就会用到所学的“假设法”来解这一道题 假设10只动物全部是鸡, 应该有10*2=20条腿 每把1只鸡换成兔,增加4-2=2条腿 一共增加28-20=8条腿,要把8/2=4只鸡换成兔, 所以共有4只兔,6只鸡。 两种方法相比较不知大家可否看出哪种更好,第一种方法就是一般没有学习过“数学思维”孩子的方法,本道题目数字较小尚且可以,但是换个数字孩子便答不出来了。 而第二种方法使用的是“假设法”这种想法的好处在于:在条件给的只数较大时,仍然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假设法”同样也可以解决其他类的问题,包括工程类的问题。 题目经过精挑细选,几乎囊括小学数学中全部的知识点和解题思想方法,可以说本书锻炼的是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整理出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题就要说到答案,小编只能说太详细了,从知识点到思路,再到解题方法,最后解题的标准答案,详尽完备解题思路对于不会的题目,也能自己轻松搞懂。 —— 团购细则 ——
—— 团购方式 —— 具体价格视购买年级不同定价不同 全国包邮(边远地区除外,港澳台暂不发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