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印记】东华里古建筑群

 朱觉超 2016-09-18
省内保存最完整、具有珠江三角洲典型风貌的清代古街道。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福贤路。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杨伍街”,以清初聚居于此的杨、伍两族姓氏命名。后房产易主,清乾隆年间改为今名。清嘉、道年间,迁入骆氏家族,族中官至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的骆秉章,曾对后半段北侧宅第修葺改造,采用岭南青砖大屋结构,水磨青砖结砌墙体,镬耳封火山墙,屋宇规整美观。现存“东华里”街额,即为此时改建成现闸门楼形状。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迁入,对中段南侧宅第进行改造和装修,遂成今日街貌。
主街道长112米,建筑群体占地6700平方米。路面用宽30厘米、长约150厘米的花岗岩石条铺砌。建筑门房高大,石砌台阶,水磨青砖结砌墙体,花岗岩铺砌勒脚石。
各家装脚门、趟拢门和大门,有遮阳、通风和防盗功能。内有门厅、两廊、天井、正厅、耳房、二厅、神龛、厨间等。厅、室以木雕屏风、花架、嵌彩色玻璃的格扇等分隔。地面铺砌防潮方砖,内墙有用木板装修。北侧后段的骆氏家族宅第,共四排建筑。南侧后段招氏家族宅第,加建二楼,内部为走马楼式,临街建有铺方砖的露台。为适应聚族而居而又分房立户的需要,东华里的深宅大院之间有小巷分隔。每侧四道小巷,形成叶脉形里巷布局,排列整齐,格式统一,均镬耳式封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大部分民居基本保存原貌。
今存有“伍氏宗祠”“招氏宗祠”“招雨田祠”及招氏“敬贤堂”等清末至民初的祠堂、民居54座。对研究珠江三角洲建筑史及居住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