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白壁黛瓦马头墙一起行走

 穆小 2020-05-13
雪打灯
2018-02-20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并非单指安徽建筑。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砖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马头墙,顾名思义,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有的文献也写作“风火墙”。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赣派建筑、徽派建筑(徽州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的“马头”,徽派建筑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古赣派建筑、徽派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同时在视觉上给人以万马奔腾的气势。

古徽州对村落选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虑,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顺畅,建筑融汇于山水之间。 富于美感的外观以及群房一体。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采用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远观如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

徽派建筑内部摆设上也独具一格,厅内陈设条桌,桌上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摆一古镜,取其平静之意。中间是时钟,取其平安长久远之意。厅堂中的对联也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走进徽州,人们可以从众多鳞次栉比的古民居中看到“东方文化的缩影”。

呈坎便是徽派建筑一处典型代表,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游呈坎一生无坎,好运连连。

斑驳褪色的白墙在告诉人们它也有过纯洁的色彩和辉煌的时刻,高挂的大红灯笼显示出过年的喜庆和与平日的不同。古徽州家中的男人都会外出经商做工,留下妻、子、老人在家,高高的墙壁和小小的窗子给留守人员带来安全感,也让在外游子心里多了一份安心。

窄窄小巷和青石板路曾经留下徽州先人的足迹和身影,不管过了多少年,现在的徽州人还是沿着先人的足迹、传承着先人的文化、固守着前辈的传统。

一面是先人留下的老屋,一面是修旧如旧的新房。不管是新是旧,交替之间传统的文化韵味得到保留。

呈坎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活用,符合村落建设的基本条件,而更重视对村落环境的需求。按照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无论城市、村落还是住宅的选址,最理想的模式是: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亦称靠背山,且来龙山后要有龙脉,即与大山形势相连通,基址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弯曲的水流,水流的对面有一座对 景山,也称案山。呈坎古村落的选址与最佳风水模式进行对照,发现两者之间竟然是如此一致的吻合。

徽派建筑有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肥梁瘦柱”。从外观上看,房梁的取材远远粗于柱子,似乎不太协调。而且房梁一般都使用一些拱起的所谓“歪材”,像是几根柱子上顶着一个个熟透的大冬瓜。据说,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之一,看上去倒也有几分大气磅礴,比起江浙的精致细腻就粗犷豪迈得多了。

徽派建筑的石雕精美大气。这只大宅院门前的石狮子采用云南黑色大理石,石色墨重、光滑温润、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大门左右一对狮子不但给主人带来吉祥,还常年守护着各代主人的安全。游人至此都要手摸狮头,沾些福气。

徽派建筑三雕之一的砖雕。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汉族民间色彩。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 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自古雕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 透雕等表现手法。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这是歙县徽商大宅院中金丝楠木柱子上的一幅对联。反映了古代徽州人行善之道、耕读传家的文化思想,这幅对联与北方常见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徽商大宅院位于歙县县城。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翘首,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三雕”精品比比皆是。

徽州人家的饭桌别具一格,左右各一半组成。如男主人不在家,则将饭桌左右两半分开放置于饭厅左右,使用时只能用桌子的一半,只有男主人在家时才可以将桌子“合二为一”。显示出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传统习俗。

安徽泾县的查济村是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庄严肃穆的祠堂,巍巍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古树,闲散安逸的村民,构成一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村中民风淳厚、生态原始、建筑古朴,处身其中仿佛穿越到几百年前。至今村民洗衣洗菜仍然沿用最传统的方式。

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民居在水两岸而建,溪水清澈湍急,是村里的生命线。

查济虽地处偏隅,但建筑风格与徽州繁华之地同承一脉。

虽村中原始意味浓厚,略显杂乱,但大部分人家家门前却齐整干净,有的人家还庭院深深、竹林密布、杨柳堆烟、门掩黄昏。

著名的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然亲临其境却不得欣赏建筑之美,感受到的却是现代化的商业气息,沿街叫卖声和招揽客人的流行音乐刺耳嘈杂。

百年老店、百年字号丝毫不能激起游人的历史感,反而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满大街的黄山烧饼、油煎毛豆腐以及著名的臭鳜鱼虽有特色但毫激不起食欲。看来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屯溪老街人声嘈杂、摩肩接踵,但老街不远处的民居却显得清静许多,而且建筑上极力沿袭徽派建筑特点。

现代民居马头墙并不突出,但白墙黛瓦仍让人一下子感觉身处徽州。

与屯溪老街的川流不息相比,黄山市的中心区却门可罗雀,给人闹中取静的感觉,甚至让人觉得老街才是中心所在。

毛豆腐,经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后名声大噪,但怪怪的臭味很难让人和美食联系起来。经询问当地居民,得知他们其实并不喜欢这种味道,也很少吃这种豆腐,这种食物只是在游客的慕名中才卖的很火,但买了这种豆腐的人往往浅尝辄止,很难听到赞美之声。看来这种豆腐在当地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还是有存在必要。

卖这种豆腐的都打着这种旗号,让人看哪一家都认为是正宗的。

不知道为什么徽州与臭结缘。除了毛豆腐的臭之外,还有比毛豆腐更臭、味道更怪、食材更贵重的臭鳜鱼。吃过一次后真的对它的味道难以忘怀,就个人而言可能不会再次去以身试臭。一个建筑如此美丽的地方竟然出现两种臭味食物也是难得,真是美无双至,臭不单行。也许这就是臭味相投的来历。

从住的酒店楼上望去,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在此形成交汇,当地称三江口之地。

新安江,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以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目前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再往下游几十公里便是著名的杭州千岛湖。

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不光靠文人墨客文字传承。还有一种凝固的文字,这就是建筑。更有一种心心相授口口相传的记录,这就是美食。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不管这种建筑是否舒适,不管这种食物是否能接受,它都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流传下去,也许形式会有所改变,但文化的内涵始终会源远流长!

更新于 2018年02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