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印象

 互联缆车 2014-02-14

第一次去皖南是在二十年前,一行五人,清一色的男同学,轻装上路,目标是黄山、杭州。但是,屯溪附近的“徽派建筑”以及一路上茂密的竹林、成片的稻绿意外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由于并没有长时间的逗留与更细致的观察,这些印象可能有些偏颇,但是给我的感受是真实的、鲜明的。而且,有几件现在看来“很无知,很可笑,很难想象”的事伴随这次行程,使我的感受更趋自然而没有先入为主的的成分。

第一件事:快到屯溪的时候,有位老人提醒我们该下车了,我们坚持说要到黄山,疑惑、争执,老人耐心地解释才使我们弄清楚:黄山站原名屯溪站,黄山市府就设在屯溪。

第二件事:在屯溪吃馄饨找不到香菜,店家居然也不知所云,疑惑中猜想大概当地不种香菜,五个人吃了店家一罐辣椒,“悄然”离去。后来再去屯溪的时候,我席地坐在屯溪老街边上,悠然地把自己当成是屯溪人,吃了一碗地道的当地流动叫卖的馄饨,——其实屯溪有香菜,只是不一定配着馄饨吃,应该算是一种饮食习惯吧。也许我们可以想当然地这么认为:对于绿色奇缺的北方来说,哪怕是香菜那么一丁点的绿也能给人以清新的色香味的感觉,而对于看惯了成片的绿色的皖南人来说,就不大在意了吧。

第三件事:大名鼎鼎的新安江,从屯溪经过,我们当时居然一无所知(不知道同行的其他人是否清楚,我是至始至终没“感觉到”),这简直很无知,也很难想象。也许因为年轻,也许是过于专注黄山、杭州的目标,当时觉得屯溪是个很小的地方,虽然当天晚上我们很兴奋,以至于打扰了住宿的小院的安静,但是当时似乎并没有任何有关新安江的提议。直到第二次再去屯溪,才近近地领略了新安江的真实。

资料记载:新安江,发源于安徽徽州(现黄山市境内)休宁县。钱塘江的正源和上游又称“徽港”。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怀玉山六股尖的冯村河、大源河和率水,东流至屯溪与横江交汇处以下称渐江。渐江东流到歙县浦口与练江交汇以下称新安江(也有全流域统称新安江)。往东南经浙江淳安县,流至建德市东。19571960年在淳安、建德两县市境内建成新安江水库和发电站。江水再往东流,经桐庐,流入富阳市境,称富春江。再往东,到了萧山区的闻家堰,称钱塘江。流传的一首《路程歌》大致记录了新安江的行程:

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

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

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

潼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

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沿江而游,可以欣赏到一座座白墙青瓦马头墙的村落,掩映在绿荫之中。小桥、凉亭和参天大树,浑然一体,自成一景;青石路、木板门、杂式铺面依稀可见,古风犹存。游人可到民家作客,领略一番纯朴的田园生活。

后来,读余秋雨先生的《夜航船》的时候,我联想到的那条行船的河就是新安江。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我做了一首自嘲的歪诗(不一定合体):

锵锵五人行

囊轻步亦轻

小城客

无意扰清净

黄山日出早

有志在云青

不知新安水

皖南一方情

除了以上三件事,皖南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在去杭州的途中看到的:稻田、竹林、成片的安静悠闲的绿色,还有隐约于其中的一个个鲜明的“粉墙黛瓦”的院落。当时并没有“徽派建筑”、“皖南民居”之类的概念,只是觉得其风格非常特别,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见倾心”。后来,偶然见到一枚印有皖南民居的邮票,再找资料查查——才发现自己的无知,网上百度搜索“徽派建筑”、“皖南民居”,有关的美文、美图更是数不胜数。

“粉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墙”,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江西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村落。皖南古村落位于古徽州境内,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处古民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

前几年再到皖南,我们住宿在离黄山更近、比屯溪更小的村落,再一次体味皖南小镇的安逸与恬静。在一个微雨的黄昏,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细雨、翠竹以及雨中并不慌张的行人,悠然产生了要留下来多住些日子的想法。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有一天,我也许会在一个收获季节再访皖南。

有一天,我也许会在一个安静的皖南小镇结庐小住,编织一首关于“一窗细雨、一窗翠竹、一片蛙声、一阵稻香、一杯清茶、一枰闲棋、一次相遇、一生相恋”的小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