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阴符经》

 昵称36662783 2016-09-19
刘华章
唐朝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那时有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产、文化的繁荣。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条件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唐太宗对书法的喜爱与热捧,使书法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狂草方面,出现了大家张旭、怀素;在隶书方面出现了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在篆书方面出现了李阳冰等人,虽然也不见得他们的艺术成就就能超出古人,但也是对书法艺术的延续。楷书方面,更是开创出了新的境界,出现了虞世南、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家。书法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旷世局面。
唐代的书法是一个法度森严的时期,故人们常说唐人尚法。而这个尚法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尤其是楷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书法历史上楷书四大家,唐朝就占了三位。有欧阳询为代表的欧体,有颜真卿为代表的颜体,有柳公权为代表的柳体,我自己则独喜褚遂良。
褚遂良,褚河南。喜欢他坚持正义的刚毅,喜欢他单面生死的从容,喜欢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喜欢他字里行间的潇洒,喜欢他阴阳变化之间的起落。翁方刚曾说:“褚书之妙,乃在上通隶古,旁证欧、虞。后有作者,未免失冲和之度。此刻婉润秀整,虽已开后人法门,尚未失河南规矩。”
一、褚遂良及其生活背景
1、生活背景
唐代是书法空前繁荣的时期,就唐代的成名书法家就有二百四十五位,书法成为学生们的日常课程,十几岁的孩子也对草书的用笔了如指掌。“僧虔老时把笔法,童子一一皆暗合。”出现这种盛况的原因约有三点:
第一,帝王的提倡。李世民以帝王之尊,收集天下墨宝,他本身也是个不错的书法家和品论者。
第二,科举制度的要求。在科举制度的选拔中,书学就是其中一项。在唐朝仿汉朝以书取士,模仿晋朝设立书博士。唐朝的广大知识分子想做官就必须礼部的诗赋和吏部的四门,其中三曰书。这对书法的普及无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遗产的丰富。唐代书法有圆丰柔美的二王遗产,有北魏的碑志,有造像记等众多楷书史上的奇葩,足以开启无数书法家的法门。
2.褚遂良简介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褚
遂良受其父褚亮(唐太宗李世民文馆十八学士之一)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精通文史,后因封河南郡公,因此又被称为褚河南。贞观二十多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唐代宗李世民遗诏辅佐新帝执政,称为顾命大臣。然,他性格倔强,铁骨铮铮,不愿一女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武则天称帝,结果被贬于潭州(长沙)都督。武后即位后,起余生仕途上再未崛起。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伊阕佛龛记》、《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
通过以上简介,就可以明白,褚遂良老先生是一个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之人,否则他不可能进入翰林院,称为唐太宗的“侍书”。他是一个刚正不阿、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否则他就不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及家人的安全,坚决反对武后称帝!他是一个胸怀天下,有着侠骨清肠的男人,如果不是他劝谏唐太宗传位于李治,宫廷又会血雨腥风、流派纷争,不知又有多少黎民百姓将陷入无情的战火,成为权力的牺牲品。他就是孔子书中所说的能“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人,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无愧地立于天地之间。对他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胸怀天下的“养吾老及人只老”的胸怀,佩服之极!我想我学的不仅是他的知识,更是他的人品、他的修为。
二、解析《阴符经》
1.褚遂良《阴符经》的笔法
关于书法,重点在于用笔,其次才讲结构框架。正如赵雪松所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赵雪松临兰亭题跋中的诗句,所以用笔成为重中之重。而点画中锋的法度是最基本的。但无论是怎样用笔都离不开提、按,而这一提一按就是最明显不过的阴阳,这是一提一按写成的笔画,绘成的字都是阴阳和合的变化。这里的阴阳就是我们哲学中提到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书法虽然是一种形式,也蕴含在生活的规律之中,这是不可更改的。
从整体来看,褚遂良的用笔瘦劲而灵活:1.用笔多露锋,一拓直下,这种用法更干脆麻利,比回锋轻巧、灵活。2.注重笔画呼应。从点画的连接上来说,属于暗送秋波型。点画的精细为其表象,就是有着型的外表,用笔的果断为其核心,一个书家如何用锋,决定着他用笔的丰富性。
褚遂良的家境优越,良好的物质生活使他在面对一张空白纸时,可以认真地思考每一点一画的处理,因此他沉溺其中,玩味着。所以,在褚遂良《阴符经》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字的用一个笔画他都有着不同的运笔,和相反的阴阳变化,以至于同一字的整体都呈现着不一样的阳刚和阴柔之美。例如:“神”字,大家可以看,在图标1中,浅析《阴符经》
“神”字右边的“申”字的横折笔画,非常明显,轻而易举就可以看到上面是个阳刚的平面,下面是个阴柔之美的弧线。这一笔(横折笔画)是笔尖从下入锋,缓走缓调,使笔的中心由向上逆走到向右,笔锋由靠上转向靠下。因此,由于中心的转移,用笔的面也跟其变化,由外向内的运转,不管是运笔的方向,还是毛笔随中心转移时用笔的面,都在不停地翻转,此字呈现出阳的状态。图二中的“神”字,整体比起刚才的“神”字,就温婉了很多,它整体体现的是与阳相对的阴。图表2的用笔正好与图1相反,它是从上向下入锋,缓转缓走,笔迹路线的重心从上向下,又缓缓向右的方向,在向右的过程中,笔力向上,中心就像一个弧线,向上又向下,用笔的面也由外侧缓缓里移,横笔后,向右下方向挫了一笔,调锋后直下。这一(横折)笔,柔中带刚,缓和的柔美。
通过对图表1、2的解析,我们了解了一个笔画的复杂运行及其阴阳变化,笔画中有日出日落,运锋中有阴阳八卦的柔美曲线。一位书家用锋的程度,是决定他用笔丰富性的重要尺度。
2.褚遂良《阴符经》的结字
如果从结字的取势来看,褚遂良的《阴符经》属于横势,外密内疏,这一点与颜真卿、柳公权不同,他们均取纵势。因取横势,字形呈现出方扁。此贴的整体结字是笔画集中在四周,中部布局疏朗,有点像日常生活中的空心菜,这种中空,使人觉得透气、轻松。笔画向外延伸,有一种张力。
浅析《阴符经》
但如果从“书者,法象也”的角度来说,拟人化的结字,妙趣横生。张旭“纵横有象”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从字的起源来看,是由仰观俯察,取法于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足迹、花草树木的各种形象而成的。因此,虽然字的造型在纸上,但它的人文情趣,神情仪态都在笔墨之外,我们应读懂它们,应看到弦外之音,看到人性化的书体,拟人化的情趣。
浅析《阴符经》
就举个“圣”字为例吧。大家都知道,阳,是刚毅的、活泼的、向上的,所以大家常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阴,是圆的、厚重的、沉淀的,所以大家常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看见图表4中的“耳”字是阳,像男子,“呈”字是阴,像女子。“耳”字的横延长,遮住了下边的“呈”字,就像一位男子在为自己心爱的女子遮风挡雨。而“呈”字的最后一画也在延伸,衬托在“耳”字的下方,就像一位温婉的女子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使男子无后顾之忧,一心向上闯荡事业。图表4中的男女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妇,他们已经学会了相互照顾,相互体贴,相互了解。这是十几年的磨合,已经亲笔无间。我想褚遂良老先生不可能只是为了字体的丰富多变,而随意将某个字的笔画拉长、缩短,这应该也是他的生活。
3.褚遂良《阴符经》的章法
什么是章法?简单地说就是一幅作品的整体布局,具体地说就是作品中字与字之间以及每个字框架结构和相辅相成的关系。邓石如曾说“字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常计白当黑,崎岖乃出”就提到了布白的法则。《阴符经》中,字与字之间,字体本身就有着直与曲,疏与密、轻与重、缓与急的巧妙对比。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巧妙穿插、气如游龙旋转与其中。因将行书笔法运用其中使其整体呈现出一种优雅飘扬、轻松自如的状态。
浅析《阴符经》
4.褚遂良《阴符经》的艺术风格
《阴符经》行笔灵活,点画有行书笔意,部分重笔还有隶书意味,虚实相生,瘦润华逸,笔势纵横,天然成趣。其总体取势多见横向。此贴撇捺纵横,线条对比强烈,波折起伏,巧于变化。此贴结字欹正相生,巧拙互称,书家以灵动之笔,使转细微,禽纵自如,既有二王行意,又有北魏意趣及古隶之美。《阴符经》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典雅大方。典雅大方是《阴符经》给人留下的整体意境美。此贴给人一种庄重秀美,如出水芙蓉般典雅高贵,却又不失韵味。它明显的提按,灵动的线性,严禁的结构将血肉的筋骨与褚老先生儒雅完美结合,如潺潺清泉穿流与茂竹森林。
⑵流畅与凝重的完美结合。流畅与凝重是书法对比中较难处理的一对矛盾,而褚风形成的标志就是将自然流动与凝重沉着的相互融合。没有太多的装饰,随笔而起,随墨而落,凝笔聚墨,提按分明。流畅而不轻飘,凝重而不呆滞。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大家喜欢褚体的原因。
⑶直率多姿。《阴符经》中很多字,就如同一个舞者,翩翩起舞。时而轻佻,如飞翔的小鸟;时而跌下,如陷入万丈深渊。一会儿舒缓,一会儿急剧,毛笔在纸上游走,如舞者,婀娜多姿;如乐曲,跌岩起伏。
怪不得王澍说“褚公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总而言之,褚老先生楷书线条瘦劲,结字严谨,用笔刚劲,上承“二王”书法,下开唐朝一代书风,是一位了不起的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