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黄化原因考之二:黄龙病篇

 nhql 2016-09-19

在南方柑橘是不少家庭唯一的出路,但很多果园刚刚收获甚至还没有收获,就惨遭黄龙病横扫



国内已经被黄龙病毁掉了几百万亩的柑橘,而且它还将继续肆虐下去,为防黄疫区大量投放杀虫剂,不光增加种植成本破坏生态环境,还给食品安全以及生产者的人身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黄龙病枝梢

初发病枝梢:梢叶转绿停顿,从叶片主脉、侧脉附近,叶片基部和边缘开始变黄,逐渐扩展,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最后全叶黄化,有时会脱落成秃枝,现场触觉检查发现叶片较硬较滑则把握较大 





黄龙病中期---斑驳的枝条上再次抽发出缺素样枝梢,上缺素下斑驳是中期黄龙病典型特征

旧枝梢黄而新抽发的枝梢正常则不是黄龙病



黄龙病叶

黄龙病斑驳叶片是现场判识黄龙病的主要依据,特点是黄化以株叶脉为轴左右不太对称,以叶重部为轴靠近叶梗端发展快

黄龙病斑驳叶片靠近叶梗的部分先黄,或者叶子边沿先黄



黄龙病斑驳叶黄色部分与绿色部分的交界不明显,叶片暗淡硬化,需要注意的是天牛等钻蛀虫危害也能出现这样的叶片,不过钻蛀虫危害斑驳叶片依然柔软,现场调查可以在枝干找到病部


黄龙病斑驳叶片黄化发展示意图



一些柑橘品种黄龙病叶表现为沿叶脉黄化,与疫菌褐腐病烂根导致的叶脉黄化很象,但是疫菌褐腐病叶片黄化不导致叶片变硬,黄龙病沿叶脉黄化靠近叶柄端先黄、叶肉可比叶脉更黄


本图取自《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与综合防控技术图说》

疫菌褐腐病烂根 


黄龙病判识要点

1、褪绿枝梢、缺素(黄骨)枝梢,依次发生,也可并存,由病梢的状态可以了解到病害发作的程度


2、黄龙病叶片有:均匀不转绿叶片、斑驳叶片、缺素型叶片、黄骨型叶片四种


3、黄龙病判别以斑驳叶片为主要指征,牢记病叶黄化左右不对称、叶基先黄、黄绿交界不明显、病叶硬而滑这四个特征



4、地头判识病树需要从叶片沿枝梢、枝干、根颈、根系一路探查,排除其它问题



病树处理

当确认是病树后就要择机将病树砍去,以免在果园成为传染源扩大损失。病树砍除前要喷速效杀虫剂杀灭病树上的木虱,以免倒树后带毒木虱飞迁扩散传染。残桩的处理方式有两个:1、锯槽灌草甘膦然后覆黑膜,2、用烧病树树干的热碳去埋残桩,靠热量将残桩烧死。笔者喜欢第二种方法,可以不用草甘膦,也不需要处理黑膜。总之勿令其象下图一样返生,返生后抽出的梢还是地头传染源。


用药土经验

1、因为内吸性药物固然可以毒死木虱,但是木虱已经叮咬完成传毒,故而在大风前后最好能使用触杀的杀虫剂,以免风迁木虱为害

2、吡蚜酮有口针封闭效应,原来希望它能控制木虱传毒,但笔者在增加吡蚜酮后,当年发病率、次年发病率和其它管理组无区别




相关书籍推荐

黄龙病如此严重,但网上相关黄龙病的信息却良莠不齐,网络搜索“黄龙病”第一页就能出来这些东西,因此想了解黄龙病知识的人最好购买一些专业的书籍


《柑橘黄龙病及综合防治》

这是一本比较全面的黄龙病专著,柑橘黄龙病概况、病状鉴定、病病因争论、病病原研究、防治措施、柑橘木虱及病原寄主研究、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简史年表……应有尽有,内容齐全资料详实



《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与综合防控技术图说》


本书的优点是彩图多,立足于现场实际需要,易学易懂,对现场判识的指导性很强



权威鉴定

020-85281803,广州天河华南农业大学黄龙病实验室

记得以前是200元PCR检一个样,现在具体情况需电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