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秋梢肆虐,要扼住黄龙病的“喉咙”——木虱

 太阳下的海浪 2020-10-12
秋梢期是木虱的爆发高峰期,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唯一传播媒介。所以,该时期预防木虱刻不容缓。

木虱的特点
1.成虫和若虫都能传播黄龙病
木虱成虫、若虫都能传播黄龙病,80%的单个木虱能将黄龙病菌传到健康树上。木虱成虫与叶片呈倾斜角在柑橘叶背或茎上终日取食,使得嫩芽、嫩叶扭曲畸形。若虫一般在嫩梢上取食,导致嫩梢枯萎。且木虱若虫尾部排出大量白色蜡状蜜露,可供蚂蚁和蚜虫取食,加剧了对嫩梢的危害。


2.木虱传播速度快
木虱取食病树嫩叶5小时就可以传毒,最快可以在几个月后表现黄龙病症状。感染黄龙病后的柑橘树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来吸引木虱,木虱在柑橘黄龙病病株上取食、产卵,产生大量的带菌木虱。一旦获菌,病菌就能在体内增殖,终身带毒,并且发育加快、繁殖能力提高。


3.体积小,难发现
木虱的体积比较小,当木虱成群肆虐到肉眼明显可见的时候,表明果树已经被严重侵害了。木虱成虫的飞行高度是7米,在台风雨、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可远距离被动迁飞,而10月是台风多发季节,而这一扩散途径又因为其体积较小而难以被发现。


黄龙病病发特征
1.叶片黄化
(1)斑驳型黄化:叶片转绿后,叶片附近和叶脉附近开始黄化,黄绿相间斑驳状,没有清晰的边界,最后蔓延到全叶黄化。

(2)均匀黄化:抽生的秋梢叶片不转绿而呈现均匀黄化现象,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

(3)缺素状黄化

黄龙病引起过果树根部腐烂,造成根系传输能力下降,引起叶片缺素,表现为类似缺锌、缺锰的症状。

(4)此外,病叶明显表现为硬滑,摸上去有革质感,黄化株以叶脉为轴左右不对称。有的叶脉肿凸,局部木栓化开裂。

2.果实异常
柑橘果实着色异常、果实偏小、畸形,果蒂和果肩周围先褪绿而其它部位仍然为青绿色,且因蜡质形成受阻而无光泽,称之为“红鼻子果”。


3.根部腐烂
根部表皮腐烂、容易脱离病原菌可在根系周围存活繁殖。
木虱防治措施

1.利用木虱的趋黄性,在果树上悬挂黄板,可实时观察木虱是否入侵。

2.坚持一梢三药,在芽长1厘米时必须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坚持喷三次,把木虱控制在最低水平。药剂可选用螺虫乙酯+高氯菊酯;噻虫嗪+高氯菊酯;噻虫胺+甲氰菊酯等。

3.砍挖病树前必须全园先喷药杀灭木虱成虫和若虫,避免带毒木虱传毒。采果后先喷有效药剂防木虱, 药后再锯断病树(对锯断的病树桩用大剂量除草剂灌注处理,之后加盖黑色薄膜,防止其再生)。

4.除了药物应用也可考虑生物防治,可利用真菌、内外寄生蜂、捕食天敌等。

5.发现黄龙病病树,一定要先喷药捕杀木虱,3-7天后再挖除病树。只砍树的话,要用草甘膦对树桩进行抑生处理,防止病树再次抽出带病嫩梢。

6.科学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选用无病毒柑橘苗木。




转载本平台文章请务必注明来源:柑露果服微信公众号,转载不得修改文章内容,须保持图片水印完整;本平台转载文章将注明来源,如果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