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国政府,请你们别把中国人当傻子

 孺子牛512 2016-09-19

  不过,虽然那个深黄色的“共同开发区”划得很大,但截至目前,这个区域中一共只有过两个油气项目,其中一个是于2011年开始生产,并已于去年12月结束开采的“Kitan”油井。另一个则是于2005年才开始开采,目前已经几乎耗尽的Bayu-Undan油气项目。而东帝汶截至目前总共获得的收益,大概在120亿美元左右。可几乎全世界的媒体和学者都同意,这笔东帝汶的发展唯一能依靠的收入,对于这个没有“造血”能力、失业率极高、近半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国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另外,大家注意图中两个蓝色的区域了吗?这两个【如果东帝汶与澳大利亚重新进行海洋划界,就该属于东帝汶】的区域,却因为《帝汶海条约》中的不平等条约,完全被澳大利亚“占”去了。

  其中,在深黄色区域与右边的蓝色区域交界的那片红色的区域,更是一片富矿区,可澳大利亚却一度打算再与东帝汶签订不平等条约,把这片区域的收益按照澳大利亚82%,东帝汶18%这样划分。只是在东帝汶的强烈抗议下,双方才于2006年同意这里的矿产税按50-50来划分——而这还是在澳大利亚涉嫌派间谍去偷听东帝汶政府的内部会谈,了解了东帝汶底线的情况下!(注:间谍这部分内容澳洲大使馆的信件中同样回避了)

  不过,比起上述这些卑鄙的勾当,对于东帝汶来说,最不平等是:虽然澳大利亚出让了90%的矿产税收入给了东帝汶,但澳大利亚却让开发这片区域的油气集团,把输油管道直接架设到了澳洲政府希望大力发展的澳北方城市“达尔文市”,从而让这些油气资源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精炼加工等一系列后期的工作。

  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方面不仅可以从油气运输到油气精炼等产业链的中间和后期环节获得同样不菲的税收——更重要的是,由于后期的油气精炼厂等设施设在自己的国土内,所以这更可以带来基建方面的投资与发展,以及就业的大幅增加,技术人才的广泛培养等等一系列经济意义远远大于那90%矿产税的好处!

  可问题是,从就业率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工业化发展,恰恰都是东帝汶最最需要的啊!

  早在一封2004年东帝汶总理马里·阿尔卡蒂里写给澳洲媒体的信件中,他就表示东帝汶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钱,还有能够让这个国家实现“自我造血”的工业化发展。

  可澳洲人给出的借口却是,这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在东帝汶设厂比在澳大利亚的投入更大,不划算。

  确实,在投资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极为贫困的小国之间,企业自然会选择发达国家。可一个发达国家去和一个穷困小国争夺发展的机遇,这本身又平等吗?!

  所以,耿直哥认为,澳洲官方与其纠正我们的报道,不如赶紧去纠正贵国对于东帝汶人民明目张胆的“欺凌”,去真心实意地让东帝汶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不是用一点税钱就把当地人给打发了,然后把就业和投资留给了自己。

  对了,其实在帮助穷国摆脱贫困,能够实现自我造血这方面,中国已经在亚非拉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采油炼油的上下游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中国公司最擅长的。所以如果澳洲人做不来,那不如把这机会给我们中国人去做吧。

  或者用你们澳洲人的说法:让市场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油气行业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