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方圆儒人 2016-09-19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河北省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积极意义

  河北省提出要紧紧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全面推动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上水平,真正把城市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繁荣”,就是具有优势突出的产业支撑、完备高效的要素集散功能、实力雄厚的自主创新能力;“舒适”,就是具有魅力彰显的城市规划建设、适宜人居的良好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气质。省委书记张云川强调,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应着重把握好“五个体现”,其中首先要体现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着眼长远,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实现“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心城市人口高度集聚、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的综合表现。近几年,河北省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它不仅直接制约着“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的实现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任务的完成,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对于实现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工作目标,推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交通管理理论研究,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水平。

  随着国内外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模式和理论。如,加强道路建设的供给模式、政府主导调节需求管理模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交通拥堵疏导决策理论等。这些模式和理论都是国内外探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虽然在我国现在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中都有应用,但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水平。

  2、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使之与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相协调。

  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规划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堵塞与否和交通事故的多少。考虑不周的城市规划一旦实施,交通管理水平再高,也很难解决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堵,很难减少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因此,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无论土地使用的密度、类别及其分布,还是城市结构、空间、总体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旧区改造,新小区的规划设计等,都要有交通规划、营运、管理部门的参与,都要与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相协调。

  3、加大交通设施投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河北省提出要努力打造畅通城市,加快构筑以快速、大运量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抓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未来三年,每个设区市都要按照“零换乘、无缝隙、立体化”的标准,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双向六车道以上城市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要增加公交建设投入,在中心城区与组团区之间规划建设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制定并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包括公交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财税扶持优先、路权分配优先等,优化和调整公交线网、站点,保证公共交通快速、方便、高效、舒适,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针对停车管理现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推进停车设施民营化、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加大对违法停车的整治力度。

  4、优化现有路网交通组织管理,提高城市路网交通效率。

  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优化现有城市路网交通组织管理,提高通行能力。混合交通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交通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交通参与者有序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使用现有道路、改善交通安全,就必须实行和完善交通分离,减少混合交通。

  要加强“微循环”建设。通过有效措施,改造现有路网中的次干道和支、小道路,变交通流量的不均衡分布为“均匀”分布,从而达到整合道路资源存量,均衡道路网流量的效果,提高整个城市路网通行效率。

  建议每个城市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交通调查(交通流量、交通延误、路口饱和度等),根据调查分析,不断完善市区交通管理调流方案,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交通管理措施,保证城市交通顺畅。

  要加大高科技投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加强交通管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借助高科技力量。要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打造智能交通系统,以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5、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良好交通意识。

  改善城市交通管理必须加强城市交通法规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对保证城市交通有序,避免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理论研究探索,健全完善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交通法规,完善交通管理配套制度。

  城市交通面貌的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的根本改变,还取决于市民是否具有良好的交通意识。现实生活中,挤占道路、随意违章行车和停车、穿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制造了一些不必要的交通拥堵。要杜绝这些行为,必须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良好交通意识。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图片展览、现身说法等多种多样、形象生动的宣传教育形式,让人们感知到城市交通现状问题的严峻性和改善交通状况的紧迫性,认识到违反交通法规所造成的后果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促使人们树立“道路畅通,人人有责”的意识,进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执笔:刘永清 李付青 王琨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