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位杏花楼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湖29号。昨晚回到南昌后,打电话给上次乘坐的那辆出租车的司机,告诉他我又回到了南昌,约他明日拉着我跑一天。他很意外我又回头来找他。早晨8点,他来到了酒店楼下,看上去很高兴,说我们已经是朋友,下次再来南昌时,他用自己的私家车带我在江西街内寻访,这样可以给我省很多钱,我认真地感谢了他的好意。
来到杏花楼门口,因为时间早,还没有开门,门口等候着20多位老人。老头老太太们热烈地聊着天,看来相互都很熟识。一开门,他们都拥了进去,我也跟着往里走,开门者立即把我拉下,让我去买票,我才注意到,门旁还有个售票口。花10元钱,拿着票再来到门口,那群人已经全进去了,仅有我一个检票入内。杏花楼占地面积约有10亩地大小,进门即是湖旁的水塘,水边立着一块不规则的碑,上面写着“唐伯虎戏水处”。唐伯虎还来过这里,我以前没有注意到,我在旁边的地上看到了一块半入泥土的介绍牌,上面写着:“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重金聘请唐伯虎为娄妃的老师。唐伯虎来到南昌后,发现宁王野心异志,为摆脱干系,整天装疯卖傻,嗜酒颠狂。史载唐伯虎数次‘投于南湖’,后趁宁王戒备松懈时逃离。此处为纪念地。”
然而牌上的文字写着“唐伯虎数次投于南湖”,我不知道这个词的内在含义是说唐伯虎想跳水游走,还是想在此自杀,这都可以解释为“投于南湖”,但意义却差的很大。在戏水处的正对面有一个小院落,门楣上写着“唐寅故居”,原来这也是唐寅居住之处。 从唐寅院落的侧边经过,看到了一排仿古建筑,名称叫“闲云馆”,上面介绍说,这是汤显祖等人在此吟诗弈棋之地。在闲云馆的侧边靠湖的位置有一个碑亭,名称叫“元碑亭”,介绍牌称,隋文帝杨坚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有印度僧人来献释迦牟尼的舍利,到仁寿二年,隋文帝将他所得的舍利分为53份,让各州供奉。南昌当时称洪州,将所得的舍利建塔藏之,据说当时有无数白头乌龟爬在这个塔上,因此此塔又名“乌遮塔”。
此之后到元代时,又在这个石塔的旧址上建有天王寺,后来天王寺及舍利塔都毁于洪水,今已荡然无存了,而这块碑则成为了南昌市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块元代碑刻。这块碑如今已断了大半,仅有下半部分即碑座放在了新建的亭子内,上面的字迹已模糊不清。 从唐寅故居转出,转入一个小门,门顶上写着“杏圃”。进入杏圃,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是此处院落的主楼——杏花楼,说明牌上写着这里是朱宸濠给娄妃的梳妆台。杏花楼两旁是碑廊,两侧碑廊的起首一边是个“屏”字,一边是个“翰”字。传说是娄妃发书,我不能理解这个“发”字的内在含义,这两个字,每个字至少有3米宽、5米高,这么大的字,如果用头发书写显然不可能。杏花楼正对的是琴台,据说汤显祖也在此率演员排练过《牡丹亭》,并且排练之后还带着这些人去参加了重修滕王阁的盛典演出。
从楼内转出,即看到一口小井,名曰“娄妃井”。我向井里望了望,的确还有一潭清水,上面漂浮着许多柳叶状的水草。在旁边的座椅上还有一个金鱼状的器物,摔掉了尾巴放在旁边,不知是何寓意。 宁王朱宸濠是朱权之五世孙,而朱权是朱元璋第16个儿子,由此可见其地位之显赫,正因为如此,让这位朱宸濠养成了目空一切的习惯。宁王府在现在的南昌,那个时候有位江湖术士告诉朱宸濠,说他有帝王之气,这个说法正合他想夺取皇位的心思,于是他就秘密操作,培养自己的部队。
宁王有数个妃子,其中娄妃出身名门,很懂得事理,她听到了自己的丈夫想当天下老大的事情,她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做得成,于是娄妃就用自己的头发沾着墨,写了巨大的两个字——“屏翰”,这两个字出自《诗经·大雅》,原文是:“大宗为翰,大邦为屏”,她想以此来告诉朱宸濠,应当安心地来做国家重要的辅佐之臣。朱宸濠明白娄妃的用意,但他不听这些劝告,在明正德十四年6月13日,朱宸濠起兵杀了当地朝廷派来的官员,然后自立为皇帝,改元为顺德。娄妃看到这种情形,仍然上前苦劝,这惹得宁王大为恼怒,自此不再听其说任何话。
朱宸濠带着自己的军队,乘着准备好的战船,经鄱阳湖入长江,前往攻打安庆。此时,王阳明正在江西任职,他见宁王造反,马上组织军队反去攻占宁王的老剿南昌。朱宸濠闻讯,立即返回来救南昌,这正中了王阳明的圈套,没有几天,即被王阳明打败,并且生擒朱宸濠。在战败之时,朱宸濠跟娄妃跳水自杀,朱被救起,而娄的尸体顺流漂下,后来王阳明感念娄妃申明大义,于是将其厚葬。朱被俘之后,“每饭必别具馔祀之”,朱每次在吃饭的时候,都要求在桌上多备一副碗筷,意思是他与娄妃共同用餐,并且经常叹气说:“负此贤妇也”。
正德皇帝听说了宁王造反之事,决定借此机会,以征讨之名游玩江南,然而没想到的是,他的大部队刚刚出了北京城,就听说王阳明平定了叛乱,擒获了宁王,宁王从叛乱到被擒获,仅43天。这个结果让正德皇帝大怒,文武百官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于是告诉王阳明,不要将宁王押送北京,要等到皇帝前来处理。还有些人开始大肆造谣,说王阳明能够这么短时间内平叛,是因为提前跟朱宸濠共同商量造反,后来看难以成功,才反戈一击,把宁王抓了起来,这个过程中,还抓起来了几位当年跟王阳明共同平叛的官员。
几个月后,正德皇帝来到了南京,王阳明把朱宸濠押送至此,但是那个现场十分滑稽可笑,因为王阳明看到正德皇帝及身边的官员都穿着战服,并且列队准备战斗,皇帝让王阳明给朱宸濠去掉枷锁,然后开始擂鼓助威,再把朱宸濠当场擒获,给他带上枷锁,然后凯旋。王阳明看到了这一切,并在后来被贬斥到贵州,去管理仅有几个人的驿站,至此让他终于明白了功高盖主的结果,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王阳明成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
娄妃在南昌时,就住在这个杏花村,她16岁嫁给了朱宸濠,娄很得朱的宠爱,因为娄喜欢诗书,宁王特意派人前往苏州,把唐伯虎请来教娄妃诗文和绘画,因此在杏花村里至今还有唐伯虎的遗迹在。唐当年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人当然极其聪明,宁王准备谋反之事,唐有所察觉,但是唐也明白,如果此时他要求离开,宁王肯定会起疑,担心他会泄露机密,而将其灭口,于是唐伯虎开始装疯,赤裸全身狂骂不止。有人把这种情况报告给了宁王,宁王担心唐这样闹下去反而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把唐伯虎放走了,这才使其保住了性命。这是我查到的关于唐伯虎的另一个说法,跟以上提到的“数次投于南湖”有些不同。 |
|
来自: 真友书屋 > 《阅读 藏书 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