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这反映了不同季节,人体的生理反应。 到了秋天,气候凉爽宜人,人体出汗减少,机体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修整阶段,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平衡,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得以缓解,消化功能也恢复到常态,此时身体却有一种莫明的疲惫感,这就是秋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快速三招解除秋乏。 保证充足的睡眠 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此外,还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古代养生家认为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秋乏可用饮食调 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加强锻炼得舒展 锻炼以早晚为好。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燥”为秋天的主气,而燥最易伤阴,因此,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所以秋季锻炼时候,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是锻炼要适度,避免大汗淋漓,损失“阴”。第三是建议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湖畔、公园,接接“地气”。 秋后出游做到六防: 一、防意外 出游时,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时均要结伴而行,相互照料;同时,要精心安排旅程,尽量减少劳累。 二、防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要尽量回避过敏原或者事先口服防过敏药物。 三、防晕动。 经常晕动者,可随身携带相关药物,并于行前半小时服用。 四、防跌倒。 外出时一旦跌倒,不要急于扶起,应弄清原因后再作处理;如跌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可能与道路有关,注意是否骨折;若跌倒在厕所里,可能是由排便引起的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如面色苍白,脉搏不清,经简单处理后要速送附近医院诊治。 五、防痢疾。 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不净之物。 六、防感冒。 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外出时要带足衣服,携带雨具;不要坐在潮湿的地面上,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睡前要用热水洗脚,睡时适当垫高脚部,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护肤推荐金牌护肤老师-水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