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多苓《窗前的女人》

 南烟舍 2016-09-19


何多苓《窗前的女人》

何多苓 窗前的女人 广州华艺2014秋拍成交价805万元



作品鉴赏

一对一的观看还有多远? 
何多苓的作品解读

最有意义的艺术存在于一种具体的关系,作者和另一个人。何多苓很多年都在试图进入这种一对一的理想实践。正如何多苓自己说的:“我的作品表现个体而非群体的人,”“我的画上几乎不会出现(或保留住)一人以上的形体。”
这个绘画立场几乎使得他很难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找到一个真正的位置。近二十年来的当代绘画,都在画一群人或代表某一个“类”人,或者画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这就是50,60后两代人以主题性和符号性为特征的人物绘画。70后一代的绘画则是以自我为对象,进行寓言性的自我表现,他们的绘画人物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何多苓不想面对一个集体,也不想只面对自己,他选择了与另一个人面对面的旅程,在一对一的关系中,观看这个人的脸和身体,体现他(她)在画面上的形象表面和深度。何多等是有机会成为塑造一个民族或者集体形象的代言画家的,在80年代初,他在当代艺术史中留下了第一个形象《春风已经苏醒》,这个形象被选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但何多等对这幅画的解释似乎与后来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评价重心相去甚远,他承认画得很细,画面类似于怀斯的风格,但他后来一再强调,更重要的是,这幅画的“情调是抒情的、诗意的、神秘主义的、不可知的。” 
他关心的是形象的诗意特质,不是一个民族的伤痕情状。艺术史对何多苓误读了吗?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历程证明,尽管艺术史有自己的解读权利,但这幅画的绘画动机实质上是对于一个青春女性的观看。何多芬后来承认,他总是给绘画对象,尤其是女性,在画面上加上他自己的东西,比如唯美、优雅、感伤。
《春风已经苏醒》也可以看做是他面对一位青春女孩,而不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解放的寓言。这个女孩的形象是理想化了的,因为这种理想特征,所以这幅画有作为思想解放符号解读的形象余地。但另一方面,还是能在这幅画的画面上看出何多等对于人性的性别特质的个人化描绘,比如坐在草地上女孩的青春身体,她的皮肤质感,以及对吹来的清风微妙的表情反应。这种描绘的敏感气质不仅在当时少见,在他个人也甚至到了一种偏执的地步。
到了90年代中期,艺术界基本上忽视了何多苓,这反而使他在成都回到了一种真正的个人化生活。他短暂地画过《迷楼》和“春宫”系列,这个系列是关于个人和女性相对之间的欲望因素。也许是觉得这个系列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绘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何多苓之后开始画他所熟悉的女性,其中有他早年的恋人、他欣赏的女人、熟悉的穿衣女人以及愿意在一对一的私人情境中被裸体观看和描绘的女人。文/朱其
何多苓1990年创作的《窗前的女人》是90年代人物作品中极具代表的精品,在1988年《乌鸦是美丽的》的横空出世,更是把怀斯风格的特定语境演化的淋漓尽致。而《窗前的女人》也可以看作是怀斯风格的延续,作品呈现的是著名当代女诗人翟永明,依靠在窗前,瘦削的脸庞,敏感的眼神,棱角分明而扎手,气息依然如故。在此幅作品中何多苓去掉了多余的场景,摒除了繁杂的空间,独取窗台这富有诗意的角度,来与诗人架起旷古而悠远的对话。
《窗前的女人》体现了何多苓技法造型精准而全面,结合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传统多层画法和中国传统写意绘画的笔意,在继承古典美的同时探索出符合中国当代文化的精神语言形式。画面细腻而又写实。场景选用的窗台也极具显现出何多苓受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影响。把小翟那忧郁、尖锐乃至些许的固执,表现的精准到位。而寂寞站立的女人,或许会让他一切思绪静静地流淌。当月光从一侧倾泻在她的脸上,隐入深处的双眸,削白的面颊,冷冷地将自己陷入黑色的包围之中。双手交插于胸前,身体倚侧的小翟,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简直要把心中所有的追问都投到她眼前这个男人忧郁的世界中去,欲言又止,若即若离,心中涌起无限的波澜。何多苓用一种看似具象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企图在画面中召唤永恒的时间意识和追求诗意的象征空间。


何多苓《窗前的女人》

何多苓 窗前的女人局部

何多苓(1948-)成都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作品曾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以及1986年在日本举办的亚洲美展,并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曾获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画院一级画师。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主要展览及获奖:
1984年 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奖、铜奖?
1987年 第二十二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展,获摩洛哥政府奖
1996年 上海双年展
1997年 中国肖像画百年展
2000年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中国油画百年展
2001年 成都双年展
2003年 重庆辣椒美国巡回展,获中国油画艺术奖
2005年 成都双年展
2006年 何多苓油画回顾展
忧伤的诗歌—何多苓油画展
2008年 何多苓2007新作展
2009年 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
2010年 2010中国写实画派小幅绘画作品展
2011年 士者如斯何多苓个展
何多苓的艺术具诗意的特质,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度。他的艺术造型功底坚实而全面,落笔之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活力。他在形式语言上所推崇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洗练中见细致,于单纯中现复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8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一批年轻人,以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为代表,创造了一批有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何多苓开始冷静地描绘他钟情的少女,用温情的笔勾划出她们的美丽和魅力,安排在近乎超现实的环境之中,组成令人陶醉、但又令人深思甚至惊恐的气氛中。这些作品是抒情的,但又是哀伤的。作为油画家,他的造型功力坚实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笔下被注入了生命。他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相通之处,在今天的油画家中难有匹敌。就画面整体的单纯感而言,它表现出一种较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艺术理想,在单纯中追求细致和复杂,正如他所说的:“对外轮廓的限制很严,轮廓里的东西画得很充实、微妙”,这正是得之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和启发。
——方力钧
《窗前的女人》所绘的是著名当代女诗人翟永明,瘦削的脸庞,敏感的眼神,棱角分明而扎手,气息依然如故。在此幅作品中何多苓去掉了多余的场景,摒除了繁杂的空间,独取窗台这富有诗意的角度,来与诗人架起旷古而悠远的对话。此画采用高密度的多层画法,画面细腻而又写实。场景选用的窗台也极具显现出何多苓受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影响。把小翟那忧郁、尖锐乃至些许的固执,表现的精准到位。


作品资料

作者  何多苓  
尺寸 100×80cm
创作年代  1990年作
估价  RMB  5,500,000-7,500,000
成交价 RMB  8,050,000 
专场 中国油画·版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4-12-09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4秋季拍卖会
签名:H.DuoLing90  
展览:
何多苓油画展,上海美术馆,2006年4月
中国写实画派2007年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7年10月
出版:
《士者如斯——何多苓》,布鲁姆画廊,2011年
《中国当代艺术选集(3)-HE DUO-LING何多苓》,艺术家出版社,1997年
《何多苓·忧伤的诗歌》,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1 2 3 4 5》,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写实画派精选集2007》,北京画院、保利艺术博物馆
《HI艺术》,P29,2012年11月
《寻源问道》,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