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

 陆安桥1871 2016-09-19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一)

台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沿海中部,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745千米,占浙江省的28%。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

台州地名之黄岩的故事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一)

  “十里黄岩路,潇潇雨似麻。云动疑山活,溪奔石欲斜。”

  在袁枚的《黄岩道中》,黄岩古道美得宁静,美得神秘。黄岩的山、水、草木,亦是如此。

  据光绪三年《黄岩县志》载,从出土文物可知,黄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繁衍生息。至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从临海划出南部设永宁县,黄岩设县自此始。武则天登上皇位后,年号“天授”,天授元年(690年)八月,永宁县更名为黄岩县。

  “黄岩”之名沿用至今已经1300多年,那么,“黄岩”之名从何而来呢?

  据历代史志,黄岩县之名,与距县西120里的黄岩山有关。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黄岩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北宋《太平寰宇记》:“黄岩山,以其山顶有黄石,故以名之。”

  说到黄岩山,离不开一位道教名人——王方平。他与黄岩山颇有渊源,留下许多神仙佳话。

  王方平又名王远,东汉末年东海(今山东)人,汉献帝时任中散大夫(掌论议政事)。他敏而好学,博通五经。后弃官学道,远离红尘,得太上老君所赐七转灵符,修成大道,能预知吉凶、推测天下兴亡。

  汉末至三国,中原军阀混战,大批名人学士和僧道进入江南避乱。王方平从北方到今临海、黄岩、仙居一带隐居。

  王方平隐居的地方,就是这座仙石山——黄岩山。据《临海记》,黄岩山“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南有石步廊。”

  黄岩山在上郑乡萌菜洋村,王方平所居住的“石驿”在山顶,长约4米,宽约2米,高10余米,突出山腰十分险峻。这块历经1500多年沧桑的仙石,早已褪去黄色,表面龟裂如棋盘,当地传说是王方平的“弈棋岩”,悬崖一面还有模糊的字迹。

  因王方平的名声显赫,永宁县设立后16年时间,以他所隐居之山改名为黄岩县。

  另有一种说法,黄岩得名于宁溪镇溪里的“黄岩”——一块黄色的岩石。

  根据宋代史料,“黄岩枕流”是古代宁溪八景之一, “四山峭壁,黄岩屹立其中,深不可测。日色与水光相射,晶莹若玻璃。观者至欲结庐其上,美其名曰:‘黄岩枕流’”。

  清末时期,有人认为黄岩县是因此“黄石”而得名。“黄岩县名,是以黄岩溪的黄岩潭中的黄色巨石而得名,石大六、七方丈,黄褐色有花纹,微似梅竹。此潭即在圣堂公社圣堂村西南两溪合流处。”但是,据《光绪黄岩县志》载,这块石头在明嘉靖年间已被沙石所没。

  关于这块黄石,还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说。

  相传,早年有一位仙人,云游到括苍山麓,看到这块突兀峥嵘的大黄石,“山冠黄石,必然神奇”,便想在这灵气之地造一座城池。但四周崇山峻岭,怪石凌空,找不到一片可以造城的平地。在仙人眼里,这些巍然屹立的巨石,不过是一群牲畜,只要赶走这群牲畜,自然造就一片平地。

  一天夜里,仙人挥动神鞭,要将这群大大小小的牲畜偷偷赶到温州去。他想赶掉乌猪、白羊(大大小小的石块),留着黄牛、黑马(山顶的大黄石和山腰的大黑石)。仙人举起神鞭一挥,满山的石头奔腾起来,朝着鞭指的方向跑去。不料,撞到了山顶上的大黄石。“哞”地一声,大黄石一跃而起,撒开四蹄,直向温州跑去。原来这块大黄石是一头镇山的大黄牛,是群畜的首领。

  正当仙人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地挥动鞭子,指挥牲畜过界时,被从温州方向走来的一位老人制止了。老人两手一拦,为首的大黄牛一吓,从山上滚下来,跌倒在山下的溪潭里。乌猪、白羊也吓得停止了奔跑。原来,他是永嘉山里的土地爷,正在巡山护路。仙人的胡作非为,让土地爷非常生气,指责他侵犯山界。

  两人僵持不下,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鸡叫声——天快亮了。天机泄露,造城的计划无法实现了。仙人自知理亏,又怕土地爷到地藏王那里去告状,一时愧愤交加,就挂钩自尽了。

  相传现在宁溪上郑乡的马家山,就是当年那匹大黑马;坑口后山上的仙人吊钩,就是当时仙人上吊的地方;村边那块高大的鸡冠岩,就是那天早晨啼叫的老雄鸡。当年从山顶上滚下来的那头“大黄牛”,一路劈山断岩,造成了一道深凹的山谷,就是现在的黄岩溪。

  “大黄牛”跌入溪水中,成了黄石。相传石上的纹理是仙人用指甲所书,谁也认不得。据史料记载,唐朝开国军师徐茂公经过这里,也只认得七个字,但具体是哪些字、也没有记载。

  (本文参考了《黄岩史志论集》、《黄岩志》、《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台州地区故事卷》等文献和资料) 

台州地名之路桥的传说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一)

按理说,“路桥”是一个最普通的名。在人类生活的土地上总有道路,道路是人类活动的轨迹;河流遍布在大地各处,若要从河这边到那边,必须架上桥,才能通过,因此,“路”与“桥”是交通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必备条件。

此地先人为何要取这样的名称呢?

事实上,路桥还有一个名称叫“新安”,取“新近安定”之地之意。《元丰九域志》载:“黄岩有峤岭、于浦、新安、青额、盐监五镇。”元丰是北宋神宗年号,时间从1078年至1085年,说明北宋已经有新安之名。

新安桥,俗称“粜糠桥”,位于路桥街中心地段,东岳庙附近,是过去三、八大市的主要地段,看风水、算命、择日子、打卦的,卖红糖、鸡鸭蛋、豆腐皮、绿豆面的,都集在此处,挤得人难以走过。因此,此桥也是本命桥。

历史上有过的地名,总是顽强地存在。“新安”改名“路桥”之后,仍然有众多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上采用“新安”之名,旧有新安八景:人尖晓日、普泽清泉、五桥夜月等;黄岩周省三有《新安杂咏》十四首。

那么,后来究竟为何又把“新安”之名改为“路桥”呢?

原来,新安之名不少。安徽徽州,古称新安郡。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新安江之名也由新安郡而来。河南有新安县,据说置于秦时。而新安镇,当时作为黄岩县中一镇,是无法与郡县抗衡的,于是,在南宋时出现了“路桥”之名。

明《万历黄岩县志·坊市》载:“路桥市,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新安。”这是《万历黄岩县志》唯一记载“新安”与“路桥”两者承继关系的条目。后来的《光绪黄岩县志》中也记载:“路桥市,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新安(《赤城志》)。”

对于路桥一名得来,另有一种传说。

宋高宗赵构在建炎三年(1130年)年底被金兵追赶,航海南逃,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一到达海门口,初三传来明州(宁波)御敌获胜消息,高宗十分高兴,来到章安。初七,宋兵在明州高桥被完颜宗弼(金兀术)击溃。初九,消息传来,高宗慌了,怕金兵从海路追赶,于是往陆地躲藏。

当夜,高宗偷偷在三江口登岸(此处后称上辇),走到山下廊木头桥边,桥窄马不能过,高宗只得弃马过桥,进入白龙岙,是夜就宿在朱砂寺(后改为隐居寺)。第二天下起大雨,高宗却急要动身,群臣无法阻止,只得入唐家岙,翻过不高的白石岗头,来到埠头堂。此时大雨滂沱,恰如盆泼,君臣浑身湿透,只好进堂躲雨。高宗在偏房暂作休息,感觉十分困倦,迷蒙睡去,忽见神人穿着王者衣冠来见,告诉他台州平安。高宗十分欣喜,顿时醒来,不见王者,于是向随行说起刚才的梦。台州知府晁公为马上奏道,昨夜他也梦见王,王姓赵名炳,汉末居章安,民间立祠祀之,屡有灵验,先皇多有敕封,此处正是王的殿堂。于是,高宗吩咐晁公为祷于赵炳像前,说如果王能保皇帝平安,则尊享有加。果然雨立即停下来,君臣急忙动身,往新安而去。

此时,官河水位越涨越高,淹没了道路,后经百姓架起便桥,才得以出去。高宗舒了口气,问道:“此处叫何地名?”当地官员立刻抓住机会说:“请皇上赐名吧!”高宗想了一会说:“此地路即桥,桥即路,就叫‘路桥’吧。”就这样,“路桥”之名传开了。

 

台州地名之椒江的由来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一)

椒江是一座风光秀美的海滨城市,大江贯穿东西,波澜壮阔;东海上烟波浩渺,岛屿星罗棋布。

椒江作为县级市名,始于1981年,旧时名为海门。

19807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海门特区,19817月建立椒江市,是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因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同名而改称椒江,以椒江横贯市域而名。

椒江是台州的母亲河,是黄岩区三江口以下河段的通称,属感潮河,即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河段。有人称之为台州河、海门江。

地处台州湾入海口的椒江,向得山海之利,兼有舟楫之便,旧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

“椒江”最早出现于文天祥的《椒江夜潮》:“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篷。飘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当年元兵大举南下,南宋首都临安危急。右丞相文天祥奉命北上镇江,与元丞相伯颜议和,两人起了争执,伯颜便把文天祥扣留。文天祥设法脱险后,途经椒江,雨中的椒江风急浪高,正契合文天祥当年独自逃亡的悲怆心情。

自黄岩区三江口永宁江汇入后,椒江一直向东流,经椒江区三山、章安、椒江大桥、前所,穿过牛头颈与小园山间窄口,向外开阔呈喇叭口形展开,至松浦小型水闸处注入台州湾。椒江口的牛头颈山、小圆山南北对峙,形如大门,故名“海门”。这便是椒江的旧称——“海门”的由来。

据《嘉定赤城志》记载:海门原属临海县明化乡。宋代始为管界寨,设巡检。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建海门卫城,设司镇,为海门名称之始。

《海门镇志稿》里写道,北宋时,“海门”还是海边一无名小渔村。到了南宋光宗时,开始发展成为一个比较集中的居民点,称智信里,隶属临海县明化乡。明初为防御倭寇侵扰,修筑城墙,建成军事性质的海门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抗击倭寇的入侵,明朝大将汤和拆黄岩县城墙石料筑海门卫城,高二丈五尺,周围五里三十步。城有五门:东曰晏清,西曰宁远,南曰德风,大北曰临江,小北曰静波。临江门即今中山东路之城门头,上书“海门关”。

为“海门关”起名的是明开国功臣刘伯温。元末一天,刘伯温和友人来海门,登上太和山顶。只见百里椒江滚滚而来,似千军万马,倏忽间冲过牛头颈山和小圆山之间,直泻东海。刘伯温一边赞叹“好风水”,一边说:“椒江口形势险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山应造塔以镇之,还须在牛头颈山设关,就叫海门关!”

海门卫建立后,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一方的军事要地。明嘉靖年间,倭寇大举侵犯我东南沿海。1559年,民族英雄戚继光作为朝廷指派的台、金、严(台州、金华、严州三府)首任参将进驻海门,指挥全浙东南沿海抗倭事宜。戚继光在海门四年,转战台州各地,斩获倭寇无数,倭寇遂不敢再犯我台州沿海。

海门不光是军事要塞,也是海上的交通要道。据清《乾隆黄岩县志》记载:“国朝初年,皆随时改设,未有定则……顺治十九年复改海门镇总兵官,后改黄岩镇。鸦片战争后,海门航运大盛,台州六县主要物资,大都进出海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