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五|天下,散沙

 剪刀_石头_布 2016-09-19


项羽自说自话的就分了天下——我甚至有点怀疑项羽是故意这么分的,通过新老诸侯交替而埋下伏笔,引发各派内斗,从而削弱各军阀的实力。


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当时的天下仍是一盘散沙,尚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再将中国拉回到大一统的状态。所以,不管项羽怎么分,总会有人不满,都会导致军阀混战。


造反表面上是为了“天下人”,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既然手里有军队,为什么要那么轻易的听一个什么“西楚霸王”的命令呢?


混战肯定是从利益损失最大的几个人开头的。毋庸置疑,这个分法下,最不爽的是三个人:刘邦、田荣、陈馀。


不过这三人的反应不太一样。


天下刚消停了俩月,就又开始乱了。


刘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当时设计这个方案的时候,项羽还呆在关中,因此,最先得到消息的就是刘邦先生了。


刘邦也不是什么谦谦君子,一听说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关中地区分给了三个前秦降将,而自己奋斗的结果却换来一个边远的流放之地,当场就拍了桌子,简直是要出离愤怒了。


他完全忘记了前阵子不久刚在鸿门宴上经历的九死一生的场景,吵着嚷着要率领大军跟项羽去拼命。


幸好,刘邦身边明白人多,先是周勃、灌婴、樊哙三位武将跑出来硬是拉住了他,让他消消气,别那么冲动,现在汉军的实力远不如楚军,不占便宜。


萧何上来劝得更直接,他说,边缘之地再怎么差也总比白白送死要好吧!


刘邦还没完全清醒过来,质问萧何,怎么就扯上死了?


萧何说,我们现在实力不如项羽,打多少次都是吃败仗的结果,不就是个死路一条的事情么?


这话难听,但刘邦是个有脑子的人,听了反而冷静了下来。


萧何继续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想想当年商汤、周武两位开国天子,一开始还不是屈服在别人手下。所以,汉王你不如暂且先在汉中屈就一下,好好治理,招揽人才,积累钱粮,之后进攻三秦(三位前秦降将的地盘),统一关中,那个时候就能有问鼎天下的资本了。


刘邦想了想,眼下这境地,恐怕也只能这样了,就忍辱负重的同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过,刘邦还是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多争取了一些利益。他和张良一起给自己刚结下不久的亲家项伯送了厚礼,让项伯替他向项羽求求情,把汉中地区的所有土地都封给他。项羽同意了。


于是,当年夏天,所有的诸侯军在戏这个地方就地解散,向各自的封国出发。刘邦也出发了,进入汉中去做他的汉王了,萧何因后勤保障做得好,荣膺为丞相。


张良呢,因为他是韩国望族后裔,最早起义也是为了光复韩国;且韩王成是他向项羽建议拥立的,他在名分上一直算是韩王的相国,而不是刘邦的部署。到天下分封后,刘邦就让张良回到韩国去做韩相——考虑给自己以后东进埋下伏笔。虽然刘邦后来东进的时候没有用上韩国,但张良的暂别确实对刘邦后来的战略部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在离别刘邦前,张良给刘邦提了一个建议,让他把进入汉中的栈道全部烧毁。做这个举动,表面上是向项羽表个态,刘邦入汉中后不打算再回西边搅合了,让项羽放心;实际上呢,是怕刘邦刚进入汉中,立足未稳,被其他军阀偷袭。


妙计啊,刘邦当即就采纳了。


告别了张良后,刘邦带着他的小伙伴们踏上了通往汉中的栈道。但这时候的刘邦已经坚定了夺取天下的信念,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做任何牺牲和隐忍。


地痞出身的刘邦,其生命力几乎跟小强一样,即便周遭环境再恶劣,他都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步壮大。


田荣:清理门户、大义灭亲、统一齐地


剩下的军阀里头,最惨的就是田荣和陈馀了,出生入死那么长时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而这两人也没刘邦那么高的情商,能够为长远目标而忍辱负重。


田荣当即就反了。项羽分封在齐地一共三个王,田荣一个也没有放过。


首先遭殃的是曾经叛变了田巿、田荣的齐将田都。当年田荣不同意发兵助项羽救赵,但这位田都却违抗军令自己带兵去了项羽那边,赤裸裸的叛变了田荣。这个叛徒因为跟项羽关系好,所以得封齐王,而且还大摇大摆要来临淄上任。田荣自然二话没说,在其必经之路上发兵拦截,大败田都的军队。这算是“清理门户”。


第二个被田荣灭的,居然是之前田荣扶立的齐王、他自己的亲侄子,田巿。田巿没有田荣那么有胆略,听说项羽把自己改封到胶东,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项羽那么可怕,西楚封地离齐地又近,越想越害怕,就想接受这个结果,去做胶东王。可田荣不干。但田巿太怕项羽了,居然瞒过了田荣悄悄逃出了临淄,跑去胶东。田荣听说以后,怒发冲冠,立刻派军队,将田巿杀死在了路上。“大义灭亲”之后,田荣自立为齐王。


最后一个是济北王,离田荣稍远,自己带兵出征多有不便。于是,他就招安了当时无所事事的彭越,给了他一个将军的名号,让他去替自己摆平济北王。彭越果然不辱使命,杀死了济北王田安。这使得田荣彻底统一了齐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齐王。


当然,田荣也有担忧。他知道,他这么搞,是赤裸裸的跟西楚霸王作对,迟早会被项羽派兵攻击。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吧!


齐王田荣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马不停蹄的派彭越向项羽的楚国发动了进攻。彭越在之前的分封过程中也没捞到任何好处,因此对进攻楚国这件事也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一出手,就大败了楚将萧公角。


陈馀:从刎颈之交到不共戴天


本来么,陈馀对于封侯的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天下也是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了。可他气不过的是,他跟张耳一向来都是并称天下的,凭什么现在张耳就能做了赵王,而自己偏偏就得了个侯的封号?!


不行,赵地是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我一定要抢回来!


于是,陈馀也反了。但他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没军队。项羽给他封了三个县,凭这三个县的壮丁,好歹算是能凑个警卫团,但若要凭警卫团打败张耳的赵军,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但陈馀也是聪明人,深思熟虑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向田荣靠拢,问他借兵。


他派了使节去了田荣那里,向田荣要兵。


陈馀不愧是当世名士,预先设计好了说客的说辞,分了几步,把田荣一步步带到自己的逻辑里来。第一步是先狠狠的骂项羽,说他分天下一碗水没端平,有失公道,以此激起田荣同仇敌忾的心情;第二步是拍田荣的马屁,说齐王你能举起大旗反抗项羽,真是天下大英雄的行为;第三步又落到实利,说齐王你自己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如让我为你分忧,去解决赵地的纷争,打下来之后给你们齐国做屏障。


这套话说得入情入理。当时齐国的主攻方向还是楚国,赵国那边若能有人替他解决问题,自然是最好的。于是,田荣就同意了陈馀的借兵要求。


得到齐国的部队后,陈馀出发了。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张耳报仇,杀了他,夺回赵地。


张耳估摸着是心里有点虚吧,在陈馀的警卫团和齐军的联合进攻下,完全不堪一击,逃到了刘邦那里避乱。陈馀呢,觉得自己篡位赵王也不是个得人望的举动,考虑了下就把原来的赵王歇又迎了回来,而自己则坐了代王的位置。


不过,陈馀很清楚的知道,眼下形势尚不明朗,赵王实力太弱,根基未稳,一旦其他诸侯反扑,又将前功尽弃。而一旦赵国危在旦夕,他的代地也就没了依靠。于是,陈馀安排了属下前往代地替他掌管代国,而自己则留在了赵国“辅佐”赵王。


其他动向


除了齐地和赵地之外,燕地也不太平。


原来的燕王韩广不愿意去辽东,遭到了原来的下属、新任的燕王臧荼的袭击,兵败而死。臧荼则抓住这个机会统一了燕地,踏踏实实的坐实了燕王的宝座。


至于韩地呢,就更是一出闹剧了。鸿门宴之后,项羽就特别留心刘邦和张良的关系。他知道韩王成是个软蛋,而张良又一直追随刘邦,让张良去辅佐韩王成治理韩国,相当于在函谷关外的中心地区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所以,项羽收回了当时的成命,把韩王成和张良都一直留在了身边,带回了彭城。


韩王成的一生是悲惨的,虽然有个韩王的名头,但自己的命运却一直把握在别人的手里。到了彭城以后,项羽觉得这个木偶已经完全丧失了价值,就先废后杀,干掉了他。


而张良呢,由于之前已经因其才华出众而名满天下了,因此,尽管项羽知道他跟刘邦感情甚笃,但出于对其才华的爱惜,终究也不忍杀之,而是一直留在身边,希望他也能为自己出谋划策。


可惜,项羽这一厢情愿的想法,在不久的将来反而为自己招致了不小的麻烦。


张良,可是身在楚军心在汉哪!


新一轮天下争夺战的序幕被缓缓拉开了。


======
本系列文章版权专有,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