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六|不识时务

 剪刀_石头_布 2016-09-19

项羽既死,天下尽归刘邦之手。


当然,总是有那么一些不识时务的人,还想着负隅顽抗,与天命作对。即便是在项羽死后的楚地,尽管大多数地方纷纷望风而降,有一个地方却是个例外。


鲁国。


时务 vs 死节


听说鲁国人不愿投降,刘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天下都是我的了,一个小小鲁国居然还敢跟我作对!这不是不识时务嘛!


于是,刘邦带着打败楚军的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的开赴鲁国,准备强攻之后屠尽鲁人,以示小惩大诫。


到了城下,听闻城内阵阵礼乐之声——祭祀之乐、诵读之声——连绵不绝。刘邦这才恍然大悟,鲁国之所以不降,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国家传统。鲁国乃礼仪之邦,是周公的封地,孔子的故乡,是周朝礼仪制度最忠实的传承者。因此,将他们要为自己的主公项羽守死节。


这引发了刘邦的思考。


在来鲁国之前,刘邦仍然还沉浸在楚汉战争的思维中。对于那些项羽遗毒们,他恨不得他们都能立刻识时务的认识到他的强大,望风披靡而来归降于他,让他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统一中国,享有天下。


但在这鲁国的城外,他才逐渐回过味来,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即将建立的王朝,更需要的是那些服从于强权、识时务的子民,还是像鲁人这样冥顽不化、忠君守节、迂腐认死理的子民?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项羽的楚地全部效仿鲁国的行为,那刘邦恐怕也无法仅用四年的时间就结束楚汉战争。


考虑到这里,刘邦放弃了之前屠城的想法,改为和平收伏鲁国——重点不是土地,而是人心。


他先是命人拿出项羽的头颅,告诉鲁国的父老项羽已死,楚地已降,继续守死节已经丧失了意义;同时,还郑重允诺项羽将以符合王侯礼制的方式被安葬。


鲁国父老看到项羽头颅,这才相信项羽已死;他们在听见刘邦的保证之后,决定开城投降。刘邦没有食言,以鲁公的礼节将项羽的遗体安葬在了鲁国的谷城,并且,亲自出面为项羽发丧举哀,还在葬礼上流下了眼泪——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在需要流眼泪的场合能随时流出眼泪来,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技能。同时,刘邦还保证,对项羽家族的其他遗老遗少都不加任何形式的迫害,而至于项伯这样对汉军有功之人,还擢升为列侯,赐姓为刘。


完全平定了楚地之后,在楚汉战争结束的次年二月,刘邦在诸侯王们的拥戴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他也没回关中,而是把都城暂时设在了洛阳。


而鲁国的这次经历对刘邦之后的分赏安置方针造成了巨大影响。他逐渐明白,现在天下局势已然不同了,作为皇帝的自己,更应该从皇帝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引导天下建立“事君以忠”的正确价值观。想到这,他做了两件事。


田横五百士


第一件事是对齐国故王田横的处理。大家应该还能依稀记得,这位齐王之前被郦食其忽悠了,后来恼羞成怒将后者烹杀,与楚国结盟,跟汉军对垒,最终败在韩信的手下。因此,当田横听说汉军在垓下打败楚军、逼死项羽之后,就非常的害怕,带着自己的五百名宾客逃入了海中,躲在一个小岛上,做了一名岛主。


刘邦觉得这不是个事儿。田横三兄弟本是齐国贵族,且从陈胜起义初期就占据了齐地,在齐国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士族支持。现在田横带着自己的宾客逃到东海一个岛上,一方面有碍国际观瞻,另一方面对刘邦的统治也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威胁。


《通鉴》上记载,一心想收伏田横的刘邦随后做了精心的安排。他首先派人赦免了田横背汉投楚之罪;其次,考虑到田横和郦食其家族的私人恩怨,特地下诏给郦食其弟弟将军郦商,嘱咐他不可动田横一根毫毛,不然就族他全家。安排完这些之后,他又派出使节,再度邀请田横,并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如果来,能做王侯;如果不来,就派兵剿灭你们。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田横便带着两个门客启程向洛阳进发了。走到离洛阳还有三十里的时候,田横对汉使说,人臣见天子,需要沐浴更衣以示尊重。等汉使退出之后,他对自己的门客说,我跟刘邦原本同列王侯,但如今他做了天子,我却是个逃犯,为了能继续苟延残喘而不得不臣服于他,这已经是奇耻大辱了。况且,我与郦商之间有杀兄之仇,即便他因为畏惧天子诏令不敢向我寻仇,我自己与其同朝为臣,怎么可能不感到愧疚!


刘邦传诏我,无非是为了一观我的容貌,如今离洛阳已经不到三十里,我现在自裁,砍下头来,飞马传谒,形神尚可不散,也能一偿天子夙愿了!


说罢,拔剑自刎。


门客捧着他的首级,和使者一起面见刘邦。刘邦见到这副场景,不禁流下眼泪,以王者之礼安葬了田横,并拜两位门客为都尉。


不想,俟田横安葬之后,他的两位门客在田横的墓穴旁各自挖了一个坑,跟随田横一起自裁了!刘邦再一次被震惊,觉得田横的门客都是贤人,想起海上还有五百多人,就派使者去召他们过来。而岛上的田横门客见到使者,听说了田横的死讯,也跟那两位门客一样,全体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横五百门客”的事情。这个故事十分让人动容,这帮人太壮烈了,太有气概了。


但一向喜欢阴谋论的后台君可不是这么想的。正因为这帮人的作为太壮烈,远非常人所为,使得我非常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在我看来,《通鉴》上的这个故事并不令人信服,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件事完全是由刘邦和他的幕僚团队一手策划和实施的。


说直白一点,田横和他的五百门客之死并非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样出于自愿,而是被刘邦逼死的。


我认为,刘邦所设计的这个阴谋是十分高明的;但再高明的阴谋,也会留下蛛丝马迹。《通鉴》的故事版本就留下了两条蛛丝马迹。


第一条蛛丝马迹,是田横的行为。整个过程中,他的心思变换了好多次。他先是逃到岛上,以求自保;随后又接受刘邦邀请,甘心臣服;但走到一半却又突然说要自杀。这个过程十分可疑。


从正常的人性来看,我相信田横显然没那么“豪杰”,他的举动,从头到尾,都是为了活命。你看,割岛自据自不消说;之后听说刘邦赏官进爵、还替他摆平了仇人确保了他的人身安全,立刻就屁颠屁颠跑去见刘邦。这些举动充分说明他是很想活下来的。


那么一个对生命有如此执着向往的人,跑到洛阳郊区却突然说要自裁,让人很难接受。要是觉得自己必死,早点自裁即可;要是觉得自己可以不死,就应该厚着脸皮,继续苟延残喘下去。焉有走到一半跑到洛阳城外才死的道理?真的是为了让刘邦能看到他那“鲜活的面容”吗?这算哪门子理由?


所以,在洛阳城外,田横肯定是在汉使逼迫下,被迫自裁或者被汉人所杀的。这件事中唯一的两位目击证人——田横的两名门客,随后也被杀人灭口了,因此无人知晓真相,刘邦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了。


而随后发生的五百门客集体自杀,则是另一个疑点。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后台君相信,忠义之士是肯定存在的;而作为一个比较现实的人,后台君也相信,贪生怕死之徒也是肯定存在的,而且相对来说,比忠义之士要更多一些。


那么,对于“五百个人”这样的统计样本来说,这些人全部都是“忠义之士”的概率有多大?凭借后台君那点浅薄的统计学知识,我仍然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这个概率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如果听到田横自杀了,他的门客中或许会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主公而去,但绝对不可能是所有的五百人,其中必有因贪生怕死而想苟活于世的。如果历史记载,其中有几十人没有自裁,跑了出来,这件事的真实性反倒大大增加了。而恰恰是五百门客“全部”自杀,反而暴露了背后的阴谋——


这五百人根本就是被屠杀的。


回过头来,让我们从头再用“阴谋论”的思维讲述一遍这件事。


对于刘邦来说,处理田横这件事的目标很明确,一是要弄死田横,二是要让天下信服。


为什么一定要弄死田横?


刘邦新帝登基,根基还不算稳固;而田氏一门豪杰,在齐国又经营多年,齐人多附,如果让田横这样的地方军阀存留在世上,对刘邦的新政权是个多大的隐患哪!


所以,就算田横口头上能表示归附刘邦,但终究是个定时炸弹。与其与狼共舞,不如早早除去。


但与此同时,杀田横也不能明着来。田横天下闻名,且人心多附,公开处决田横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家回忆一下之前陈胜、项羽杀王侯大将所产生的种种消极后果便可知道。因此刘邦必须得耍点阴谋诡计。


好在刘邦做事完全没有道德洁癖,什么手段都拿得出来,就上演了这么一套连环戏码。


首先,通过种种方式将田横骗来洛阳;随后,在半途中将其杀死,并以王侯之礼安葬,混淆视听;再后来,把随田横而来的两名门客杀死——清算目击证人,使之死无对证;接着,派人去岛上,全歼五百门客,斩草除根;最后,把整个故事版本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讲述一遍,昭告天下,大功告成。


刘邦成就了田横的美名,但在整件事中得了最大便宜仍然是自己。


高明。


包装:忠与不忠的典型形象


处理完田横的事情之后,刘邦不仅干掉一个潜在的大威胁,还在舆论上成功包装了一个“忠烈”的典型形象。不过这个形象还略显模糊,可比性也比较差,没有太强的代入感,所以,他还要继续包装。包装对象包括正面典型,也包括负面典型。


负面典型一点也不难找,叛徒、奸细、墙头草从来都是一抓一大把的。


不过刘邦还是花了些心思的,他找来一对亲戚,分别打上了“忠”与“不忠”的标签。


哥哥叫季布,之前是楚军将领,几次三番都陷刘邦于窘境。垓下之战后,汉军自然巨额悬赏季布的人头,并且规定,若有人敢藏匿此人,罪族三族。


季布没法子,自卖为奴,寄身于鲁地一个朱姓豪杰的家中。朱家知道这个人是季布,对他非常不错,为他买地安宅。朱家的人还专门跑去洛阳找人,疏通关系。


找到的人是刘邦的驾驶员,夏侯婴——看来中国官场走“司机路线”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汉初——他们对夏侯婴说,以前是两家相争,各为其主,季布所作所为只是尽其本分而已!现在天下太平了,却要搞清算,得天下、报私怨,难道皇上要让天下人觉得他的胸襟是如此狭隘吗?况且季布能力超群,到时追得太紧,他投靠周边蛮族,岂不是祸害更大?您有机会,应该多劝劝皇上这些道理啊!


夏侯婴觉得有理,就在某次刘邦坐车的时候这么一说。刘邦听了,颇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立刻下令赦免季布,并拜其为郎中。


这是树立“忠”的典型。


那么“不忠”的典型呢?


刚好,季布的舅舅,一个叫丁公的人。这人也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同样给刘邦吃过苦头。略有不同的是,这个人在率军剿灭刘邦的时候,因为刘邦的一席话,没有在当时对刘邦赶尽杀绝,而是放了他一马。


这个丁公也是够二百五的。他一看这时候刘邦夺了天下,做了皇帝,就跑去谒见刘邦,想凭借自己当初的手下留情谋取个一官半爵的。却不想,刘邦一看到他,立刻下令将其拉到军营示众,并向军中士兵宣布,丁公给项羽做臣子,却不忠诚,导致项羽失去了天下!我今天要明正典刑,告诉后世为人臣子的人不要再效法丁公!


说着,刽子手手起刀落,丁公先生身首异处。


许久不抢沙发的光哥看到这一段,也忍不住了,跳出来为刘邦点了个赞,大力赞同他对丁公的处理。


他是这么说的,天下纷争那么多年,改换门庭、互挖墙角的事情不计其数(大家想想韩信、陈平,不都是叛楚投汉的吗?),而等到汉高祖上位,却唯独杀掉一个丁公。这就充分体现出刘邦的政治智慧了。群雄并起的时候,天下无主,招降纳叛,也是很正常的;但一旦到了明确天子之位、四海臣服的时候,若还不树立忠义典范,让大家仍然见利忘义、趋利避害,那国家就不可能长治久安了。因此,刘邦专门挑出丁公这个人,杀一儆百,让天下都知道,臣子应当忠君爱国,而绝不能做出背叛主公的事情,就算像丁公那样当初放过汉高祖一马的人,也不得赦免。这样一来,天下那些为人臣却又像怀有私利之人必定为之慑服,不敢再有所僭越。汉高祖的子孙能享有天下四百多年,绝对不是偶然哪。


光哥说得一点没错。


而通过舆论树立典型人物来引导大众的价值观的手法,在中国历史上也屡试不爽,直到本朝,依然在用。后台君就记得,小时候老师们经常对我们讲一个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故事;后来,听说这个故事有杜撰的成分;再后来,听说英雄赖宁的身份有问题;然后就没有后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