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需要 “处变不惊”

 澄怀观道 2016-09-19

“改革与开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始终不变的主旋律,与此相应,“创新与发展”是所有高等学校推动各项工作持续进步的指针,于是,通过“跨越式”“超常规”“大变化”等词汇大体上就可以勾画出整整一个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格局。长此以往,反复多年,人们在骄人的业绩攀比中逐渐忘却了教育“静待花开”的本真。校校、人人都在寻求追随“新、奇、特”,而在有意无意间变得“不寻常”和“不正常”。面对新一轮的教改风潮,高等学校又将何去何从,成为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除旧迎新带有主体主动的性质。教育本不该委屈于“使创新”和“被创新”的逻辑,有创新之志的大学、学科、学者也不应东奔西突,自乱阵脚。真正的教育创新从“守常”中来,既破除常规又周而复始。“常,恒也”。常中有变,变不失常,执常以处变。教育要提升质量,我们以为,务必坚持常规的事情常态化,常态的事情精致化,不摆形式,不搞突击,固守两个非“常”,遵循三个如“常”。

坚持两个非“常”——“不循常”和“不寻常”。其中“不循常”是行为层面的突破,不循常习故、墨守成规,革故立新而有所为;“不寻常”是品质方面的追求,不甘于平庸、故步自封,乘风破浪而有所成。遵循三个如“常”——日常、平常和恒常。其中“日常”是指学校营造恰当氛围,将教书育人的真谛浸润到师生真实的日常交往和学科专业互动中,而不是依靠刻意设计活动以获取培智育德的教育效果;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启多元创新可能。“平常”是指学校营建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将学生如实地看作一群成长中的青年,注重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人格品质方面的养成;教师以平常心扎实开展育人和研究工作,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如实地把教育视作陪伴和守护学生成长的过程。“恒常”,包含对自然人伦的敬畏,敬畏是震慑,更是吸引。敬畏真理,然后庄严自己。激励师生对真知的求索、对真情的感念,养成高雅笃正的学品,结成深厚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并将学校精神在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发扬光大、开枝散叶。

执常是品格的自然流露。大学的品格体现在一所学校、一群人文化自处的方式,特别是在教育、学术活动中的人文关切和精神持守。高品质大学要依靠高品位的文化而成就,蕴含在独特的院校传统里,展露在师生的个性化文化气质中,浸润于大学人的自处方式,举手投足间掩不住的风度,自由流淌在青青校园里。

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教授将师生关系模式定位为“我与你”的关系,认为“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师生双方结成大学文化方式中的一对核心关系。

守常是一种品质。大学的品质不应只是结构框架下没有温度的、松散并立的要素铺陈,而应是主体实践中生生不息的传承与自动自觉的参与。思想不会出自匮乏的头脑或干涸的心灵,刻意模仿和营造无法妆成适宜的文化风貌。“出思想”和“有文化”的前提是人的灵魂和生活方式的丰盈。独立思考和思想碰撞都是大学人原本的文化自处方式,在平实的活动尤其是能够触及灵魂和浸润心灵的活动中达成校园共识和气质,是大学真实可靠的存在方式,一直低到真实互动中、化入教育细节里的有充盈的头脑在场、柔软的心灵参与其中的大学交往模式,绝非程式化的过场。

安常是一种品位。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从“常”计议,在常态之下形成别具匠心的办学风格和品位,着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创新水平的提升依赖师生创新能量的爆发,平实校园学术生活互动中获得的生命意义感和角色幸福感是孕育创新能力的真实源泉。

执常不紊,处变不惊,进而才可以构成高水平大学的从容气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