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琢磨与捉摸

 tnj660630 2016-09-19

                                                              趣说琢磨与捉摸

             读书写作是我长期的习惯与爱好,书读得不少,记住的不多,写的虽众,废品居多。更难以启齿的是,文学根基浅,写作过程中,经常用词不当,错词,错句,错字屡禁不止。好在自己自贵有自知之明,每每经别人指点出来,便记下来,虚心改正。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学习研究文辞,文字,语法的习惯,一直至今。爱写作,同时也爱琢磨词句,那是为写文章构思而多年形成的习惯。但那与捉摸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说起来,琢磨与捉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在平常不过了。然而,这两者同音不同字更不同义,有着本质上的天壤之别。

              “捉摸”与“琢磨”读音相近,都表示心理活动。但这两个词的词义和搭配成分都有所不同。先说词义。“捉摸”侧重“猜测”“预料”,多用于对某人脾性或言行用意的猜测、把握,有时也用于对某种情况的猜测、预料。“琢磨”则是“反复思考、仔细考虑”的意思,多用于对某一具体问题采取何种对策或做法的考虑,有时也指对文章中词句含义的思索、体味,还可以用于人。但同样是以人为对象,“捉摸”重在对人的脾性、用意的猜测,而“琢磨”是根据某人的言行举止进行仔细深入的考虑,从而对此人作出评判。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市文联举办的;字词辨析;研讨班,听到,学到了那些专家,学者们的高论,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贵有自知之明,文学水平低,才疏学浅心知肚明,自然插不上嘴,只有认真听,记,虚心求教了。

琢磨与捉摸是讨论中一个插曲,经听、思、记、加工润色,编篡整理,现学现卖,形成此篇,与朋友们商榷,求教。据【辞源】考证,琢磨与捉摸一词历史久远。琢磨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避以通其意;。大意为雕玉刻石。唐以后,琢磨一词被引申为修养品行修饰诗文研讨义理。而捉摸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赵长卿;满江红;一词;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看得出,捉摸乃揣测之意。

           古往今来称达人,名小人,普通百姓,琢磨与捉摸的人总是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涌动,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琢磨事的人,通常表现在如痴如迷于事上,上下求索,虽九死而不悔。如司马迁于【史记】、李时珍于【本草纲目】、哥白尼于【天体之说】、达尔文于【进化论】------。而捉摸人的人,则往往口蜜人前,腹剑人后,插罔弄套,蜚知流长,蛊惑人心,搬弄是非,如伯嚭之伍子胥,秦桧于岳飞,魏忠贤于左光斗,伊阿古与奥赛罗-------。

               琢磨事的人,由于一门心思在工作,全部身心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废寝忘食做科研,一心一意谋发展,发挥余热做贡献,根本无兴趣,无心思,更无时间去说三道四,争长论短,无事生非,反而经常被人捉摸。捉摸人的人,由于常怀整人之心,常设整人之计,今日言三,明日道四,见面带笑,转身便煽风与暗处。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往往出人之所不意,攻人之所不备。偶为得志,便乐此不彼。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倒误了卿卿性命;此乃捉摸人的人必然结局。

           琢磨事的人,人在职业,胸怀事业,埋头苦干,夙兴业寐,勤奋工作,心忧天下,位卑而未敢忘国,人微也要敢直言。而捉摸人的人,摇唇鼓舌,搬弄是非,巴结上司,谗言同事,巧言令色,面誉背非,投机取巧,损人利己,谗人高张,贤士无名------。于是,商鞅痛声;有高人之行者,必见非于世,有独之虑者,必见毁于民;。于是,包拯拍案;凡有才之名士,必遭险薄之辈以他事中伤。始于屏弃,卒不得用------;。

          其实,琢磨事的人,常常败于捉摸人的人,并非中国独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一经典箴言,古今中外流传。纵观历史,以不良企图捉摸人的人鲜有成事者,多数不得善其终。举凡以赤诚之心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的人,虽行路艰难,却终得厚薄。自古公道在人心,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琢磨事的人,虽百转千折,历经磨难,终因黄沙淘尽始见金。捉摸人的人,虽翻云覆雨,费尽心思,却缘机关算尽太聪明,终难逃党纪,政纪,法纪的惩处。琢磨事的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系于心。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身在顺境之中,还是置于逆境之下,从来都是铁肩担道义,心宽理正。

           捉摸人的人,风声雨声谣言声,声声出自其口。谁人人前不论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为授例。整人之心挖空心思而敛罢不能,害人之意因久病成痴而断难根治。仅以当下的玩博说起,诺大的博客与圈子,人员来自天南地北,成分、年龄、性别、职业、爱好、水平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人们通过网络把情感学识融入诗词歌赋文,以只见其文不见其人的特殊形式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彼此欣赏共同提,辅以交流互动,相互支持架起友谊桥梁,相得益彰各有所获,这是琢磨事人玩博的共性。而往往有些人----即那些捉摸事的;玩博;人,嫉贤妒能,无事生非,口无遮拦,技不如人却对高与自己的博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甚至出言不恭污蔑诽谤。水平低下却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混水摸鱼,贬低对方却不敢以真实面目出现,即圈子人称的;马夹人;兴风作浪,出口脏言秽语,行为卑鄙龌龊,当面君子背后小人,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搅的圈子人人自危,各自为战,不知明理,躺着中枪。然而,纸里包不住火,兔子尾巴长不了,再频换马甲也难免丑行败露,多行不义必自毙,有些人已被诸君识破被早已踢出了圈子,这些人则既当婊子还想立牌坊,有些人则不停地变换手法;马夹;犹抱琵琶半遮面,唯恐圈子不乱,想搞乱圈子又不敢直接面对,前车之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捉摸卑鄙,必将落了个老鼠过街,丧家之犬人人喊打的凄惨归宿-------。

         我想,琢磨事与捉摸人从来都是相互对立的,此长彼消的矛盾。在相同的历史氛围与岁月的空间中,只要琢磨事的人多,捉摸人的人就少,即人们常说的对立与统一。然而,如何甄别,古人认为;听其言,观其行,凡识大理,顾大局是干正事的。反之,耍小聪明,玩计谋的是扒拉事的小人。知识明者君子,才巧胜者小人。

另外,审其好恶,察其交游,观其感兴趣的事和与其交往的人。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无道理。亲君子而远小人,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处世箴言。

         真心的希望每一个玩博人都能以开心为基点,热爱圈子,珍视网情,踊跃发文,积极互动,开心乃玩博的最高境界,离开这两个字不如不玩。玩博的出发点无非不断学习,自我丰富,完善人生而绝非争长论短,搬弄口舌,招摇惑众。我想,无论国人好,玩博人也罢,倘若都能以国计民生为大计,国家大事,民族大业为重,多琢磨点事,少捉摸点人,那么,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林海深处-------于;字词辨析;学习班、2016916夜追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