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中后期这些病虫害,不得不防!

 巷陌 2016-09-19
水稻在中后期生长过程中,由于免疫能力逐渐下降,极易受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的侵扰,严重影响着水稻的正常生长。同时,虫害如稻飞虱、稻螟虫等也时有发生,若病虫害得不到及时控制,易导致水稻颗粒无收的后果。因此,抓好水稻后期病虫害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提高产量。

病害与防治
水稻后期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要注意要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破坏病害滋生场所,防止深水漫灌、串灌,提高稻株抗病虫能力。
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水稻中后期的常见病,属于真菌类病害,最初感染部位为茎秆底部叶鞘,随后逐渐蔓延至叶片部位,甚至后期在水稻稻穗的顶部可见病斑。

水稻茎秆底部的病斑较多,呈暗绿色,由小病斑不断扩散、感染至大病斑,导致出现叶片枯死的现象,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防治措施
发生水稻纹枯病后,可选用井冈霉素、已唑醇、噻呋酰胺、氟环唑醚菌酯等药物,轮换交替喷施防治。通常在灌溉水稻时,尽可能采取浅湿结合的方法,逐步补充水稻的水量。水稻肥水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合理控制氮磷钾肥料的用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稻瘟病
该病害传染性较高,一旦出现稻瘟病可能引起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主要分为叶瘟、穗颈瘟、节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

叶瘟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危害较重,分为急性、慢性、白点和褐点四种类型。

节瘟在茎节上产生褐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展环绕全节,致全节变黑凹陷,使茎秆从此处弯曲或折断。

穗颈瘟在穗下第一节的穗颈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并环绕穗颈扩展,易导致秕谷和白穗,减产甚至绝收,对产量威胁最大。

谷粒瘟是在灌浆后的成熟或半成熟稻谷上出现病粒,病谷颖壳有灰白色或褐色、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变,多从颖壳前端开始发病,病变后期会侵染米粒,出现灰色米,米有苦味,商品性差。

防治措施
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一般在栽培阶段和发生病害后进行。在水稻的栽培阶段,科学的肥水管理有利于预防该病,在稻瘟病的发病初期应合理控制使用氮肥。发病初期可以亩用稻瘟灵(或2%春雷霉素)+三环唑+吡唑醚菌酯+有机硅兑水喷雾,发病中心着重喷。

稻曲病
稻曲病也是水稻在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对水稻的稻粒危害较大,病情严重时会将稻粒变成灰黑色,若不及时处理致病真菌,会通过空气中的气流进行传播,使水稻后期的生长受到影响。

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发生后,极难得到控制,所以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种子浸种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减少菌源。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适量适期施氮,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健身栽培,提高抗病性。水稻始穗期前7天至始穗期喷药,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己唑醇等。 已经发生的可用铜高尚、咪鲜胺喷施病粒。

白叶枯病
该病发展迅速,且持续时间长,中后期病害流行有暴发性。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减产严重。白叶枯病有3种类型:叶枯型、急性凋萎型、黄化型。凋萎型白叶枯病造成死丛的现象,损失更甚。

防治措施
肥水对白叶枯病的影响较大,氮肥施用过多、过迟,造成适宜发病的小气候,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增殖。在氮素适量时,增施磷钾肥可减轻发病原体。要合理施肥用水,在施肥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巧施穗肥,要氮磷钾综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要做好渠系配套、排灌分家、浅水勤灌。发病初期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春雷·王铜喷雾防治。

虫害与防治
水稻后期主要的虫害有稻飞虱、稻螟虫等。如果田间百丛稻飞虱2000头或螟虫50头以上要分别及时选用烯啶虫胺、甲维盐虫酰肼、噻虫嗪、阿维氟酰胺、唑磷毒死蜱等轮换交替喷施防治。注意避开高温及阴雨大风天气。

了解水稻生产中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有助于更好的防控,以降低种植风险。此外,肥水管理、防倒伏等工作也不容松懈,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保证增产增收!

文章由农业助手团队整理编写,转载须注明!
参考资料
《水稻中后期病害防治措施》  郝义行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天下谷物
《191水稻公开课第二讲》  蔡润国

与助手君(nyzs361)保持私人关系,
请按下方,拒绝非农业者。
关注平台请按住下方(公众号:nyzs360)

有效预防水稻倒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