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cccny4i8775snh 2017-08-28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严重,而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或者选用复配剂进行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

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总体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受有关企业单位的委托,2015年8月我们在江苏南通通州区兴东镇进行了吡唑醚菌酯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药效试验,并取得了较为满意试验结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药剂:25%吡唑醚菌酯(凯润)EC(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75%肟菌酯·戊唑醇SC(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75%三环唑WP(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E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 处理与方法

(1) 防治纹枯病:试验设每667m2用吡唑醚菌酯50ml、60ml、70ml,拿敌稳15ml,己唑醇80ml,不用药对照,共6个处理。

(2) 防治穗颈瘟:试验设667m2用吡唑醚菌酯50ml 、60ml、70ml,三环唑25g,不用药对照,共5个处理。

以上各处理均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6.8m2,用水量为60kg,于8月26日(水稻破口5%左右)第一次用药,同时加吡虫酮30g+甲维茚虫威12g,兼治稻飞虱和纵卷叶螟;隔5天(8月31日)对各处理小区一半进行第二次用药,方法同上。药后3天内基本没有下雨,对药剂防病效果没有影响。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常规移栽类型,前茬小麦,土壤肥力和水肥管理水平中等偏上。

3. 调查与记载: 药前调查纹枯病发病基数,每小区定点50穴水稻,药后7、14天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穗颈瘟和稻曲病,于药后45天病情基本稳定时调查,每小区调查200穗的发病情况,穗颈瘟调查病穗数和严重度;稻曲病调查发病穗数和病粒数,计算防病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吡唑醚菌酯对纹枯病的防效

(1) 不同用药量防效比较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病株率防效:药后7天调查,吡唑醚菌酯50、60、70ml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9.04%、82.17%、86.15%,其中以吡唑醚菌酯70ml处理的防效为最高,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的防效高17.1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也比吡唑醚菌酯60ml处理的防效高3.98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吡唑醚菌酯60ml也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的防效高13.13个百分点,差异也达显著水平(见表2)。药后14天,吡唑醚菌酯50、60、70ml处理防效与药后7天相似,其防效分别为74.05%、81.91%、82.52%,即随着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但3个处理防效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见表3)。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病指防效比较:药后7天调查,吡唑醚菌酯50、60、70ml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1.15%、82.78%、88.20%,其中吡唑醚菌酯70ml处理的防效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高17.0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也比吡唑醚菌酯60ml处理的防效高5.2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吡唑醚菌酯60ml也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的防效高11.63个百分点,差异也达显著水平。药后14天调查,吡唑醚菌酯处理的防效与药后7天相接近,吡唑醚菌酯50、60、70ml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7.11%、85.32%、86.52%,其中吡唑醚菌酯70ml处理的防效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高9.4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略高于吡唑醚菌酯60ml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吡唑醚菌酯60ml也比吡唑醚菌酯50ml处理防效高8.2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综合药后7、14天吡唑醚菌酯的病株率防效和病指防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吡唑醚菌酯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吡唑醚菌酯60~70ml为好。

(2) 不同药剂防效比较

从药后7天的防效看,吡唑醚菌酯70ml处理的病株率防效为86.15%,与拿敌稳15ml处理的防效87.4%,差异不显著;也比己唑醇80ml处理的防效76.6%高9.5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同样,吡唑醚菌酯70ml处理的病指防效为88.2%,均高于拿敌稳15ml处理的防效81.66%,但差异不显著;但比己唑醇80ml处理的防效73.8%高14.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见表2和表3)。药后14天的防效基本也呈同样趋势。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同拿敌稳一样,是防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值得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2.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

(1) 不同用药量效果

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一次,吡唑醚菌酯50、60、70ml处理病穗率防效分别为85.41%、86.18%、88.9%,病指防效分别为80.1%、81.29%、90.05%,吡唑醚菌酯对穗颈瘟的防效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但3个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因此,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70ml。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2)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比较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70ml防治穗颈瘟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8.9%、90.05%,分别比75%三环唑25ml处理的病穗率防效78.27%、病指防效80.1%高10.63个、9.95个百分点,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3) 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用药二次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用药二次的效果与用药一次的防治效果相仿,吡唑醚菌酯70ml防治穗颈瘟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5.01%、93.54%,略高于用药一次的病穗率防效88.9%、病指防效90.05%,差异不明显;其他药剂处理也呈同样趋势。由此说明,在穗颈瘟发生较重年份,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宜提倡两次,即第一次适期用药后隔5~7天再用药一次,这样才能确保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的最佳防病保产效果。

关注用试验示范说话: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总体防效好

三、小结与讨论

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一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90%左右,值得在水稻防治纹枯病、穗颈瘟上推广应用。

吡唑醚菌酯防治纹枯病、穗颈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吡唑醚菌酯70ml为好,防病效果显著。

吡唑醚菌酯防治纹枯病第一次用药适期掌握在穴发病率5%左右时用药,防治水稻穗颈瘟宜掌握在水稻破口5%~10%时用药,兼治水稻纹枯病。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吡唑醚菌酯提倡用药两次,即第一次用药后隔5~7天再用药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