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甄宇,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人缘不错。有一年临近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外番进贡的活羊。 具体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因为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难以分发。大臣们纷纷献策: 有人主张把羊通通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主张抓阄分羊,好孬全凭运气…… 朝堂上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这时,甄宇说话了:“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一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 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很快被分发完毕,众人皆大欢喜。 此事传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不久在群臣推举下,他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甄宇既得到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甄宇来说,吃亏不正是福吗? 生活中常听人说:“老实人吃亏”,说的是在当今社会,老实人做不得,大体表现在职场升迁慢,工作条件差,做事吃力不讨好,亲戚朋友瞧不起等等。 其实,在人生的长河中难免有失败和挫折,也难免遇到种种暂时的不公平,而且它们还经常以“吃亏”的形式显现出来,这往往误导了我们,为避免“吃亏”,放弃自己的勤奋与努力,结果就会越不想吃亏就越吃亏,结果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一事无成。 我们应当相信,在适当的时候,老实人肯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回报。 当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人人都不怕吃亏,愿意为了他人或者集体利益宁愿自己吃些亏的时候,这个家庭才会是温暖和睦的,这个群体才会是团结一致的,这个社会必定是日渐和谐向上的,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必定会变得异常强大。 工作中我们很容易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工作分得不是很清,谁多做?谁少做?如果大家都想占便宜,那肯定有许多事情就没有人去做,结果可想而知,这个集体的名誉受到了影响。 如果大家都不怕吃亏,有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也许这次你吃亏了,也许下次他吃亏了,但是,工作都完成了,大家感情融洽了,集体荣誉有了,相比下来,虽然吃点小亏,还是收获了“福”。 明明白白地吃亏,需要心的容量。可以笑纳他人之恶、之错,可以不辨他人的是是非非,包容地对待确实很难,但是如果愿意,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能放下自己那颗怕吃亏的心,就能做到。当心里没有吃亏的概念了,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上一篇:激励员工的四大要素(附PK机制) 欢迎订阅本号,你可以收到更多对经营企业有帮助的好文章! 请分享出去,让身边的人也能学习到,他们一定会感谢你的!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