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丽君:亲切的歌者,永远的传奇。

 jay675 2016-09-19

关 注 我 ▲

更多正能量   更少负思想 


邓丽君,这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走来的明星,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化的传奇。你知道她的名字,也许仅仅只知道名字,但是关于这个传奇女子,你应该更了解她一点。




1
“十亿个掌声”的《漫漫人生路》



“十亿个掌声”是“邓丽君15周年巡回演唱会”台北站的名字,这个名字取得很偶然,因为演唱会的主持人田文仲无意中说了一句:


“这次演唱会不仅有海外多家媒体的全程播报,还有台湾一百二十余家电台向大陆亿万同胞同步传送广播信号,真可谓有着十亿个掌声啊!”



而在后来,“十亿个掌声”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是一个肯定的评价,也成为了邓丽君一个独有的称呼。


歌唱是邓丽君的天赋,也是她早期用以补贴家用的谋生手段。


六岁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演出,十岁在“中华电台”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中拿到第一名,十三岁又在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比赛夺冠,然后就签约了中视,第一次用“邓丽君”的艺名正式出道(原名邓丽筠)。


由于演出和学业冲突,邓丽君第二年就休学了,而她才14岁。不过对于邓丽君来说,小小年纪就专职唱歌并不是一种苦难,在接受传记作者平野久美子的采访时,她说:


“我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只是为自己在唱歌而已,即使没有奖金,只要能唱歌,我就非常高兴了。”



因为热爱,所以深情。凭着“甜美的歌声、温婉的容貌、和蔼的性格”,邓丽君的歌唱之路一帆风顺。


“她的性格和声音毫无攻击性,任何人都可以接近。”而且她的歌声里有故事,也有画面。她唱“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人们就仿佛真的能听着她的歌,看到夕阳里的诗情、黄昏里的画意。



邓丽君唱了上千首歌,大众耳熟能详的有上百首,她的歌唱生涯主要是四个时期:台湾宇宙唱片时期,香港乐风唱片时期,日本宝丽金唱片时期,日本金牛宫唱片时期。邓丽君书写了唱片时代的传奇,拿了无数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



从台湾、香港唱到日本、欧美,她拿到了作为歌手能拿到的所有最高荣耀:美国CNN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美国《时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时代周刊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 、改革开放3030人 、日本大众音乐殿堂唯一非日籍歌手、 日本昭和时代五大演歌歌姬……成就无人可超越。


一句话总结:邓丽君,是要被写进历史书的歌手。



2
 唱给别人的《甜蜜蜜》



邓丽君收获了很成功的事业,但是在爱情的路上却一直是一位苦行僧。终其一生,她也没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这大概是这位英年早逝的歌后永远的遗憾。


邓丽君谈过七段恋爱。


十八岁的初恋是马来西亚的企业家林振发,两人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随着邓丽君的事业发展,两人分居两地,聚少离多,结婚的事情也搁浅了。不曾想几年之后,林振发心脏病发去世,这段佳缘从此阴阳阻隔。


第二段恋情是新加坡的商界人士,朱坚。两个人大概是友达以上的感情,但是在1972616日,朱坚绕道香港探望邓丽君的时候,搭乘的班机在越南上空爆炸了……



前两段恋情都以男主人公的去世而告终,这似乎也预示着邓丽君情路多舛的一生。


后来邓丽君又短暂地同日本歌星森进一交往了一段时间,也和秦祥林传出过绯闻,当然也都无疾而终。于是接下来邓丽君遇到了最出名的一任男友,成龙。


两个大明星,在美国相识,同在异乡为异客的亲切,以及密切的交往迅速让两人的情感升温。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差异和性格。



对于这一段交恶的感情,成龙这样总结:


“她温柔、聪明、有幽默感、又美丽,她在服装和食品上的鉴赏力令人羡慕,她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饰品……说实话,我配不上她,或至少当时的我配不上她。她是典雅的化身,我却是个没有教化的粗鲁男孩,一心想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说话没有分寸,能走路时却要跑;她总是穿着得体的名牌服装,我却穿着短裤和T恤就上街;她举止得体,礼貌周全,我对权威不屑一顾,常当着饭店经理和服务员的面做鬼脸,把脚放在桌子上。”


两人最直接的冲突是:“她希望和我一个人在一起,而我在公共场合时,不愿没有我那帮小兄弟跟班。我年轻、富有,被名声惯坏了。我爱她,但我更爱自己,没有哪一颗心可以做一仆二主的事。”简而言之就是:不成熟还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成龙,和外表温婉、内心倔强的邓丽君,不合适。



不过两个人后来终于和解。分手数年后的某一天,邓丽君突然打了电话给成龙,说到她想在香港选择一个好的健身中心,要他给个主意。“我想,她是想让我知道,她已经原谅了我。从此之后,我们常常通电话,她到香港来,我们会吃一次饭,由她选择饭店,我也不再抱怨了。”邓丽君和成龙夫妇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成龙之后,邓丽君和郭孔丞谈起了恋爱,并且还订了婚。但是就在两人商讨结婚事宜的时候,郭老祖母忽然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邓丽君将过去的历史交待清楚;二是嫁入郭家之后,立即退出演艺圈;三是断绝与娱乐圈朋友的来往。如此高傲又保守的态度,倔强的邓丽君当然又退婚了。



最后一段恋情,是和小她十五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两人在法国巴黎第八区同居。邓丽君曾经告诉好友,之所以选择与保罗交往,是因为保罗以前从来不知道她是大明星,让她没有心理压力。


这段姐弟恋相处很融洽,虽不谈及婚嫁,但也低调温馨。结束的原因,是因为邓丽君的猝然长逝。



邓丽君一生唱过很多情歌,最有名的便是这首《甜蜜蜜》,但是这首情歌却似乎只为别人而唱,对邓丽君来说,数段恋情不过走马观花,往日甜蜜也只是镜花水月,最贴切的大概只有那一句“啊,在梦里”了吧。


3
  漂泊一生的《原乡人》



有人说邓丽君的歌声里,有别人唱不出的思乡情意。但是事实上,邓丽君并没有多想念台湾,她成名之后可以自己做主的时光,绝大部分都在别处。



“如果要寻访邓丽君,需要准备一张世界地图。”香港地区、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法国、泰国,这些地方都有她或工作、或旅居的痕迹。


这些或长或短的异乡时光拼凑起来的一生,给了她双重的身份:一个国际化的歌者,同时也是一个漂泊一生的过客。



漂泊者的命运似乎一开始就注定,邓丽君是台湾的“外省人”,祖籍河北邯郸,从小就跟着家里四处搬家。


邓丽君一生都没有回过大陆,但是却并不妨碍她影响这里。


邓丽君的歌就像是伊甸园里的禁果,在当时来讲,是靡靡之音,是资本主义,是不能传播的;但是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听她的歌本身是一种刺激,一种诱惑,更是一种吸引。



七十年代就已经很红的歌唱巨星,近九十年代才在大陆民间解禁,直到95年邓丽君去世,中央电视台终于第一次报道了有关她的消息,邓丽君的歌才被官方解禁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的缘故,听邓丽君对于大陆的听众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事,所以就更“珍惜”她一些。比起台湾喜欢苛责她的生活和恋情,大陆的喜欢来的更单纯。用邓丽君一个传记作者的话说,就是“单纯地喜欢她的歌声,单纯地喜欢她善良的人格特质。”



《原乡人》里有一句“我张开一双翅膀,背上驮着希望,穿过陌生的城市,去到我向往的地方”,听说没能回到大陆看看是邓丽君的终生遗憾,但是起码,她的歌驮着她的希望回来了。


4
 佳人永远,《在水一方》



1995年58日,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清迈逝世。



她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但至此也是所有人的梦中蒹葭。邓丽君,到底不属于某一个人,她属于那一个怀旧的时代。


对于已经把他的歌声与自己的人生紧密纠缠的那一代人,缅怀是一种本能,是不会被时光冲淡的内心恒久的暖意,他们在追忆邓丽君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反复追忆自己的人生。



而对于年轻的人,与其把邓丽君当做一个陈旧的经典,倒不如当作一个亲切的歌者,在她的歌声里和她交谈,因为她的声音而喜欢上她,因为只有这样,当缅怀她的那一代人老去,这个传奇才不会被淹没在泛黄的历史里。


来源:带你去看好风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