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好草书,只因为方法不对(书谱临习感悟)书法学堂 书谱是草书经典名帖,临习者甚众,然而能形似者极少,神似更是无从谈起。究根结底,是因为方法不对。其中,坚持一入手就原大临摹是阻碍学好书谱的一大障碍。 很多人坚决反对把字帖放大临摹(仅针对原作字体尺寸较小的碑帖而言),譬之为洪水猛兽,我不敢苟同。理由有二:首先,把楷体放大学习是如今常态,欧颜柳赵诸家碑帖字体大小多在二三厘米见方,而现在许多入门教材和初学者普遍写出来的字字径都在五厘米以上。其二,明清诸家放大临摹的作品至今流传甚广。王铎临王羲之尺牍就是一大例证。 临书谱,接近原大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学书法不是说一定要原大才可以临习。而是要知道,放大临的目的何在,原大临的意义又是什么。如此方可有的放矢,学有所获。 临书谱,接近原大 我们都知道,许多提按顿挫和调锋的细节都被隐藏在每个字中间,而在原大帖中越是细微的地方越不容易察觉。,放大后,我们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作者的运笔轨迹,更容易的揣摩原作的提按使转规律,更准确的把握原作的笔法特征。 在对笔法有了深刻认识以后,再进行原大临摹,便可事半功倍。而原大临摹的意义则在于体悟原作者谋篇布局的机巧用心,和对原贴章法的学习领会。 放大临书谱 所以,掌握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才是学书正道。 当然,放大和原大的笔法有所不同,这一点也需加以注意。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感悟,但凡事都有多种可能,此方法也未必适用于任何人。或许您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欢迎您留言讨论。 附:放大临书谱部分单字
敷 不如 当 下必有 庸 所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