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你真的了解吗?

 BBSBIAN 2016-09-20
抑郁症

下面是一条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公益视频:一位抑郁患者的自白——抑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对照视频,你有这种症状吗?



大家在惋惜的同时,也在以自我的认识解读“抑郁症”。每当出现一些名人、明星、官员等意外身亡的事件时,“抑郁症”都是网议高频词。那么究竟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与平时的心情低落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下面小编带领大家认识抑郁症的真实面目,也认识自身的情绪。


什么是抑郁症




有不少人把抑郁症归结于性格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以为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导致大脑总是会传递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过是诱因。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也不相同。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综合症,它不仅包含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




抑郁症具有哪些症状



抑郁症还可能影响人们的机体,比如表现为头痛、胃病、颈部和背部疼痛,甚至恶心。假如你正在遭受不明原因的慢性病痛的折磨,除了看医生做检查,也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那么,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抑郁症“肆虐”全球



抑郁症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群体、某个国家,而是覆盖全球——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尽管与遗传有关,抑郁症也称得上是一种“时代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密切相关。




抑郁症如何治疗



对待抑郁症,应该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只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整,绝大多数患者就能走出抑郁的阴影。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高危人群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



遗传与生物因素

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疾病,即它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双胞胎中如果一方患有抑郁症,另外一方也有50%的可能患上抑郁症。几年前,科学家还发现与抑郁症相关的SERT基因——该基因负责调控血清素的运动,而血清素又与情绪紧密关联。




负责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变化、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等都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心理因素

一般谈的是人格因素,对于性格内向、悲观、自卑、敏感的人而言,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高。

社会因素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这个往往是现代社会中抑郁症高发的原因。长期的快节奏生活环境,生活成本的增高,竞争的激烈,过高的自我期望等等均成为现代人自我压力的来源,尤其是对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的人而言,在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支撑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由此,易发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也包括以下几种:
1.曾确诊为抑郁症或抑郁状态的人群,以及家族中有遗传性抑郁病的人群;
2.长期处于社会工作压力很大的环境,或遇上很大变故,有较大心理创伤的人群;
3.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癌症、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的病人;
4.性格有抑郁潜质,如内向、敏感、自卑、追求完美、不善自我情绪调节的人群等。



抑郁症的自我评估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vid D.Burns博士设计出一套抑郁症自我诊断表“伯恩斯忧郁症清单(BDC)”。这个自评量表用于评价一下自己的心情,提醒自己注意心理健康是可以的,而抑郁症的诊断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与病人进行交谈后得出。


下面,就来测一下自己的“抑郁指数”吧。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 没有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严重3分 ,最后将分数相加。

(1)你是否一直感觉到伤心或者悲哀? 

(2)你是否感觉到前景很渺茫? 

(3)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是一个失败者?

(4)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你是否对任何事情都自责? 

(6)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的状态? 

(8)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已经丧失了兴趣? 

(9)你是否感觉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 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衰老或者失去了魅力? 

(11) 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

(12)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觉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爱的兴趣? 

(14) 你是否经常胡思乱想担心自己的健康?

(15) 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抑郁自测答案: 

0~~~4分 没有抑郁症

5~~~10分 偶尔有抑郁的情绪,很正常

11~~~20分 有轻度抑郁

21~~~30分 有中度抑郁症

31~~~45分 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小贴士

需要谨记两点:第一,抑郁症和其他所有疾病一样,是一种病症,由浅入深发展,可治愈的疾病,越早介入越易治疗;第二,抑郁症与其他所有疾病一样,病人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痛苦,绝不是无病呻吟,或是不可理喻“作天作地”,更不是想不开,自暴自弃。


如果怀疑身边有人有此症状,学一些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学会辨别身边人的情绪问题,比看到突发悲惨事件后叹息要有用得多。


来源 | 科普知世界、腾讯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