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教孩子认字?

 INIGLOO 2016-09-20


文|辰宝妈


对于早期教育,我不赞成简单的抢跑,比如学ABC,学2 2=?,学认字,这不是启蒙,抢跑往往造成孩子的厌恶,变成“伤仲永”的后果。我想要的是:


诱发孩子本能的“内在潜力”

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我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学习家,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学科启蒙并非洪水猛兽也非辛苦功利。语文启蒙不是简单认字书写而是玩绘本养阅读习惯,对文字和书籍感兴趣;数学启蒙不是2 2=4而是用珠子、木棍、高低、分类、排序等让他领会数学概念的含义和培养数学思维,英语启蒙不是学ABC死记硬背单词而是听说双管齐下让他培养语感。



只有启蒙才能形成后劲,因为孩子的教育是场马拉松,并非100米短跑,笑到最后才笑的最好。吃些速效丸效果确实立等可见,可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的是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意志力等品性、强大的自学能力,有了这些,什么考上名校、出国留学都不是个事儿。


就语文启蒙而言,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爱上认字呢?我有几个独家秘方:


秘方一:让孩子体会到认字有用


1、绘本中阅读

在绘本阅读中,首要的当然是读图,在读图结束以后可以读一读封面上的题目,可以故意指认一些书中他认识的字给他看激起他的成就感:“你看!书上写的你竟然都认识哦!”,也可以逐字逐句地读给他听,在看到他感兴趣地字时多做停留,一起研究下这个字怎么写。


2、生活中常见

孩子最早认识的一批字,是“小心台阶”里面的“小心”,还有“请勿在此停车”里面的“在”和“车”。都是马路上的。 因为在停车场,我们可以指认标识给他看,你看,这里有小心台阶,所以你要慢慢地走,不好跳;妈妈在开车,快点帮妈妈找找哪里有停车场的标识,有不能停车标识的赶紧告诉我。


所有的这些,既给了坐在车上百无聊赖的孩子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干,也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慢慢他就养成了主动帮我找标识的习惯,现在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标识我的习惯是先带他看图,猜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读旁边的字给他听。因为标示通常都是蓝底或黄底,字体大且简单明了,又图文并茂,寥寥数字,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认字佳品。





秘方二:让孩子感知认字是件有趣的事情


1、可以表演的字

孩子在4岁时认识的第一个字是大。我教孩子把手臂张开两腿分开摆一个“大”字,然后我又教他把手臂微微垂下,两腿并拢做成一个“小”字。学会了这两个字,我就开始对他进行反应力和专注力测试。让他仔细听好,我一会说大,一会说小,看他反应是否够快。同理,可以把“走”、“跑”、“跳”做成字卡,家人一起玩,一人举牌,其他人表演,看谁反应最快。再同理,可以把表情字做成卡片如“笑”和“哭”等。


2、自己解释字

提起汉字结构,我们离不开“六书”之说。“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汉代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并非我们的祖先是按照这种法则来造字的。因此,我们何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来解释字呢?把字掰开揉碎了以后,看每个部分的含义,再整合起来看;或者我们干脆给他编个故事,猜猜他的来历是起源于一个怎样唯美的故事。


当然我们得先做一些示范,如果不知道如何解释字,那建议读一读《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是类似字典的编排方法,通过部首可以快速查到你想要的字,而且列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简化字的字体演变,对字的意思也做了深入简出的解释。


3、玩转字卡

字卡是很多人反对用的,因为觉得好无聊啊,其实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啊。比如我是这么做的:


  • 拿出字卡让他挑一挑,自己选择先认哪个字

  • 让他通过偏旁部首或者声旁等猜一猜这个跟什么有关,可能读什么

  • 让他自己想想我们哪里可以用到这个字(其实就是组词啦)

  • 最后用他的词语我们一人说一句话。

  • 把卡片打乱,考考他是否还记得,如果今天表现不错,可以奖励妈妈讲故事一个,故事就是用今天学的词来即兴编一个故事。这等于再次对生词进行巩固。




4、推荐两本给孩子看的绘本

《高高山上一条龙》是从故事中认字。




还有一本叫《有故事的汉字》,推荐给大一点的孩子。


5、动画片认字

《三十六个字》是一部1984年上映于大陆的彩色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阿达编剧。讲述了一个父亲教儿子识字,通过讲解象形文字 说明中国文字的起源的故事。


6、识字游戏app

识字软件有游戏有趣味性,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加深孩子的印象,偶尔玩玩可以。但如果靠软件大量认字恐怕有损视力,效率也不够高,所以并不推荐。


总之我想强调,识字并不是一个功利的事儿,不是为了自个儿偷懒可以不陪他看书,不是为让他在念小学时与同龄人相比有优势,也不是为了在亲戚面前显摆自己家孩子认识多少字,而是培养阅读习惯,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