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凤胎金榜题名 家贫寒愁煞家人

 xxjjsdt 2016-09-21

龙凤胎金榜题名 家贫寒愁煞家人

阅读数:559

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成凤  吴英泳

今年东台中学应届毕业的一对孪生姐弟,弟弟计松高考成绩是393分,被东南大学录取,姐姐计琴高考成绩是367分,考入南京财经大学。当得知姐弟俩今年同时考上南京的本一院校喜讯时,一家人欢呼起来,多年的努力终究有了回报。然而, 他们的父母亲都没有固定收入,靠打工的收入养育两个孩子压力尤其大,面对孩子每人每年两万元的学费、生活费,一家人发了愁。

孩子家住市区北海花园,他们的父亲计卫华今年46岁,在人民公园打工。由于几年前得了青光眼,不但干不了什么重活,为了不让病情恶化,每年还要去上海4、5趟,检查、路费等费用至少要花1万多元。妻子在批发市场开了个小店,卖婴儿服装,生意不温不火,每年除去各项开销能赚两万多元。养育两个孩子的压力非常大。

3年前姐弟俩考上东台中学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由家长陪读,“当时我们也去学校附近看了房子,但是一打听租金,每年都要一两万,而且如果租的话都是三年租金一次性付清。我们家哪拿得出那么多钱?”计卫华说,懂事的姐弟俩主动提出每天乘公交去学校,不要租房陪读。为支持孩子们的选择,爷爷奶奶则每天把中饭从家里烧好后,开电动车或搭乘公交车送到学校。

从此,每天清晨,姐弟俩要比班上其他同学早起半小时赶公交,晚上放学也要比其他同学迟半小时到家。在这3年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姐弟俩习惯了在每天清晨的薄雾和夜晚的冷月下踏上公交,习惯了每天来回20 公里路上的颠颠簸簸,习惯了一年四季的风霜雨雪。当记者问他们,遇到刮风下雨天赶公交有没有觉得很辛苦时,姐弟俩反而以苦作乐:“公交车上的玻璃窗都关好了很密封的,没有风雨打进来,我们比他们租房的同学还舒服呢。”

姐弟俩深知父母的不易和爷爷每天送饭到学校的艰辛,平时生活上非常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爷爷送过去的饭菜,他们总是吃得精光,舍不得浪费。为了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姐弟俩经常利用在公交车上的时间探讨学习。高三时,弟弟计松的成绩明显比姐姐优越,获得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物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去年被评为东台市中学十大杰出青年。但姐姐也从不放松,抓紧一切时间追赶弟弟。晚上下了公交到家已是10点多,姐姐总是喜欢利用到家后的一点时间,把当天学习上的疑问跟弟弟交流交流,姐弟俩经常学到深夜11点半以后才入睡。

计琴说,她和弟弟之所以选择省内学校,就是为了节省开支。“我打算在上学期间打工赚学费,减轻家庭负担,还打算做义工,回报好心人关心。”计琴说,“我相信未来会好的。”

新学期开学不久,又从东南大学传来佳音,弟弟计松在入学摸底考试中,各科成绩均在班级名列前茅,外语成绩一举夺魁。

从龙凤胎姐弟的爷爷口中得知他们同时考入大学的喜讯后,市住建局关工委主任宋益飞主动为他们争取帮扶,获得了市妇联关爱贫困大学生3000元 资助,借了部分助学贷款,姐弟俩今年的学费总算凑齐了,但是他们还在为生活费和之后几年的学费发愁 。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姐弟完成学业,请与本报朱江记者联系,联系电话:13390702865。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