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  消渴叙论

 易林小筑 2016-09-21
卷之十

  消渴叙论

  夫消渴,皆由精血走耗,津液枯乏,引饮既多,小便必利,寝衰微,肌肉脱剥,指脉不荣,精髓内竭,推其所因,涉内外与不内外。古方不原病本,但出禁忌,似属不内外因;药中乃用麻黄、远志,得非内外兼并?况心虚烦闷,最能发渴,风寒暑湿,病冷作热,入于肾经,引水自救,皆明文也。不知其因,施治错谬,医之大患,不可不知。

  卷之十

  三消脉证

  渴病有三,曰消渴、消中、消肾。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蔓,渴而引饮。《经》云:脉软散者,当病消渴。诸脉软散,皆气实血虚也。消中属脾,瘅热成,则为消中。消中复有三,有寒中、热中、强中。寒中,阴胜阳郁,久必为热中。《经》云:脉洪大,阴不足,阳有余,则为热中;多食数溲,为消中;阴狂兴盛,不交精泄,则为强中。三消病至强中,不亦危矣。消肾属肾,盛壮之时,不自谨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长肾衰,多服丹石,真气既丧,石气孤立,唇口干焦,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肾实则消。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消肾,亦曰内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