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木柳书屋 2016-09-22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

一眼看中弘历?

 
 
中华书会 2016-07-28 18:18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

要论历代帝王中谁的孩子多,康熙真是拔头筹的,8岁登基的他一共做了61年皇帝,共生了50多个皇子皇女,长大成人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康熙的这24个儿子虽然没老爹这么能生,也一共为爱新觉罗家开枝散叶共97个孙子!真是家大业大!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在他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被康熙养育宫中,其他孙子则长到十多岁才有机会见爷爷一面,但其中却有一个孙子,在12岁那年,被康熙特批接到宫中养育,并深受喜爱,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自己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弘历,将来的乾隆。

那么,为何,老康熙会在众多的孩子中独独相中的弘历呢?

话说康熙的儿子们出众者多达十几人,都有坐拥天下的心思,只有四阿哥胤禛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整日就在康熙御赐的圆明园(当时只是一般的小园子)养养花、种种草,在书斋里钻研钻研佛法,与别的正在勾心斗角的皇子们不同,胤禛过的是闲云野鹤,与世无争。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可他也能表现出自己不是个吃闲饭的爷,康熙偶尔交待的任务,他都完成的很妥帖。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这些都给康熙留下了好印象。

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去过圆明园十一次,除了胤祉,其他皇子都没有这样的恩荣,这显然是因为四阿哥这里能让他感到放松。在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三月十二日(康熙六十一年),圆明园牡丹台花开正艳,雍亲王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康熙自然欣然应允。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就在这次会面中,把酒临风,父子相谈甚欢。胤禛提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

老康熙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俩叫出来我看看。”

没想到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就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昼很普通,但12岁的弘历则让康熙过目难忘,只见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澄澈的眼睛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灵气与沉静。他一举一动大方得体,不慌不忙,没有普通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而跟在他身后的同岁弟弟弘昼动作就拘束很多。

此时的弘历还没有意识到,这次见面对他的一生乃至国家有着怎样的影响。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四阿哥胤禛精心策划的一步棋。

无论怎样,做为一名长辈,康熙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他招手让弘历到自己跟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书,而且能清晰地讲解译义。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康熙认定这个孩子是出色的。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带走了弘历的"八字"。

"八字"推命即是我国古代以一个人出生时间来推断人生发展的古老技艺。在今天来看,这当然是迷信,但在过去,这些迷信往往在偶然中决定了历史之车的走向,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乾隆皇帝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玉牒》)。内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酉(八月)

庚午(十三日)

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

不用说,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很明显,这个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

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论,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这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是天大的"恩遇"。原来这个待遇只有太子长子弘皙独属,太子两立两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因为弘皙。《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朝鲜使臣曾在回国向国王汇报说过此事:"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云。"又说:"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云矣。"也就是说,康熙希望这个太子长子将来继承皇位,所以在废太子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

而现在,弘历进宫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胤禛的期望。

康熙六十一年夏、秋两季五个多月,避暑山庄中祖孙两几乎形影不离。可以说弘历给康熙一生中的最后岁月带来了欢乐,祖孙俩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就如同普通人家的爷孙一般。

康熙批阅奏章时,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老皇帝时常站起来,走到孙子身边指点他。吃饭的时候,祖孙两坐在一桌,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庄湖上,弘历正在山上玩耍。远远望见御舟驶来,就满心欢喜地跑下山来。老皇帝见了,生怕孙子跌倒,康熙急忙跑到船头,朝弘历大喊:“慢点跑,别摔了!”爷爷焦急的声音深深印在弘历的脑海里,六十年后还在御制诗《晴碧亭忆旧》中提及此事。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康熙亲自教弘历射箭,弘历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他反应敏捷,举止精确,首次习射就连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赐给他一件黄马褂。"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

康熙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的时候,弘历也可以留在身边。弘历碰到这种大场面时总能懂事地"屏息而侍",十分得到康熙的认同。

有人认为,从这个角度上看,康熙喜欢弘历,是传位给雍正的一个理由。我们也很难说胤禛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棋。对于胤禛来说,这一举动无论从哪方面对他都没坏处。首先,这是一种试探,如果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那么父亲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子息。因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多算几步。反之,自己没有在候选人行列,那么祖孙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政治安全也大有好处。

本来弘历在康熙近百个孙子中,是极不起眼的一个,他的出生也并没引起过多大的关注,主因在于他的母亲身份太低。弘历于康熙五十年(1711)出生,母亲是钮祜鲁氏。"钮祜鲁氏"是清代最有名的姓氏之一,但乾隆的母亲之先祖命运平庸,一代不如一代,沦落成了一介白丁。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四品典仪",估计是父随女贵而取得的闲职。

种种迹象推断,十三岁的钮祜鲁氏进入雍亲王府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丫头,出身平民家庭的钮祜鲁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满洲人在白山黑水中陶铸起来的强壮和"皮实"。她面貌一般,从来没有引人注目过,后来二十岁的她生了弘历也没能扭转什么。

直到后来康熙爱乌及乌,指名要见见弘历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钮祜鲁氏跪在面前,任康熙细细观看,康熙边看边说:“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实录》)日后钮祜鲁氏确如康熙所说,境遇顺遂,长寿安康,享尽尊荣。

清宫"慈宁燕喜图"中有老年钮祜鲁氏的画像,画面上的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宽体胖。与那些出生富贵人家的后妃比起来,钮祜鲁氏身体强健,生性好玩好动。乾隆皇帝登基后,四次南巡老太太一次也没落下,还曾三游五台,三登泰山,还到过嵩山。至于避暑山庄,更是去了无数次。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再回头来说康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从避暑山庄回京后两个月,猝然崩逝于畅春园。

当年十二月,朝鲜国大臣金演在与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将其记录在《朝鲜李朝实录》中:康熙皇帝病剧,知其不能起,召来阁老马齐,对他说:"我的第四子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历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乃以为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对胤禛说:"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赐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言讫而逝。

康熙共有97个孙子,却为何一眼看中弘历?

有人说这个记载不尽可靠,不过,既然已远传朝鲜,可见此闻传播之广。从雍正登基之时,弘历就已经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已是不争的事实。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