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秋分,换季养生必看的五大宝典

 知识宝库中心 2016-09-22

从秋分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冷,有着 '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 的说法。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天气由凉转寒,早晚温差大。在这个 ' 多事之秋 ',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随着身体功能的下降,都特别注重养生。

于是,小墨又闲不住了,为大家整理出一份秋分养生宝典??????

一、饮食的 4 种最佳养生食物

图片来源:网络

说起养生防病,很多人都喜欢食疗 ~ 那就从吃说起吧,先来给大家推荐下秋分时节的 4 种最佳养生食物。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

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二、起居要早睡早起

图片来源:网络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

1、患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2、添衣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 ' 春捂秋冻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脚部保暖——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招来感冒。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4、早睡早起,哪怕比以往早 10 分钟,也是进步。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三、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图片来源:网络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要注意 ' 三防 '。

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四、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

秋雨绵绵,有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五、防病可秋分灸

图片来源:网络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

如果居家秋分灸,一般在秋分节气当天以及前 7 天、后 7 天,共 15 天,每天操作,不要有间隔,这样疗效比较好。但老人、孕妇以及一些患者等特殊群体不适合做秋分灸。应根据医生专业指导进行。

秋分到,秋季也就到了,气温真是越来越低了,话说这秋老虎应该不会出来了吧?

恩,有点冷飕飕的,等会下班了,小墨要买个烤红薯来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