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张时民 我们在观察红细胞形态时一般从大小、形态、色素含量和细胞内含物四个方面考虑。但某些时候他们会是交叉出现的,有时候同一种异常现象还会出现差异明显的两大细胞群体,这就是双相性细胞现象。许多专业书籍对此介绍不多,甚至没有,一些血液书中也没有详细提及,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细致介绍。 所谓双相性红细胞(Biphasic red bloodcell),即外周血中出现两种形态的红细胞,包括大红细胞或者小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低色素或正色素、高色素性红细胞。我们血涂片中所描述的“红细胞大小不等,血红蛋白含量不均”实际上说明的是两个概念。当然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同时出现,即既有大小不等问题,也同时存在色素含量不均问题。 图1 呈双峰分布的红细胞直方图和报警信息 图2 红细胞体积明显大小不等 图3 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及椭圆形红细胞增加 出现红细胞体积迥然大小不同的两个群体,两群体积大小不等的红细胞形成的双峰分布直方图变化,一般见于疾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改变,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治疗期间的血常规检测。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多为小细胞低色素,而给予铁剂治疗并有效时,骨髓造血情况明显改善,新生的红细胞将是正常形态的红细胞,当治疗进行到1~2个月期间,新生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因此形成体积大小完全不同的两群红细胞,在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胞直方图上形成双峰分布现象。在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常呈双相,即可见形态正常和不正常的两类细胞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异形、靶形、椭圆形和点彩红细胞增多。某些患有双相性贫血的患者,即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缺铁贫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巨幼贫为大细胞性贫血,当二者同时存在时红细胞MCV可正常,但RDW增大,同时有可能出现双峰分布现象。某些病人大量输血后,特别是病人本身体内红细胞体积(MCV)与供血者红细胞体积明显不同、悬殊较大时,因为体内出现两个体积完全不等的红细胞群体,因此也可出现双峰现象。红细胞呈双峰分布的病例一般会出现RDW增高,但某些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因考虑到其呈非正态分布,计算没有价值且不准确,故不会给出RDW结果。 图4.SiemensAdvia2120 红细胞九分图和红细胞直方图(右上)血红蛋白浓度直方图(右下) 而单纯依靠测定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仪器,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识别难度,它仅能表现红细胞体积大小的概念,而对血红蛋白含量异常改变没有报警提示。(图5) 图5 红细胞直方图分布基本正常。 此类病例在血片上可以看到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不均的两类红细胞,而其在体积大小上差异不大,因此仅仅用体积大小或红细胞体积直方图,则比较难以发现。 图6 低色素与正色素性红细胞 图7低色素与正色素性红细胞 此类色素明显改变的红细胞双相性病例多出现形态正常和不正常的两类细胞红细胞(图6,图7),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含量不均。例如铅中毒、慢性病贫血、低色素性贫血患者治疗恢复期间、输血后等情况。 (原作:张时民,写于2014年,修改于2015年6月) 来源:协和检验_张时民的博客 |
|
来自: angelzhang69 > 《检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