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SWK3000 2016-09-22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剛才說過了,這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功夫成片?為什麼不能得一心?就是疏忽了四念處與四正勤,在這上面疏忽了。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把握著四念處、四正勤來幫助我們念佛,我們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亂不是難事情,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斷煩惱。

『四念處』,「四」是四條,是條目,「念」就是智慧的觀照,般若經裡面所講的觀照,此地用這個念,念就是觀照。念不是想念,諸位要曉得「想念」是什麼?那叫思惟。「想」是心裡頭有了相,所以中國文字了不起,中國的文字結構有很深的意思,叫你看到這個字的寫法就能覺悟到它裡面的意思。想,心裡面有相了;思,心裡面有分別、有執著了。思是有界限,心上面一個田,田代表界限,你要在這裡起分別、起執著了,就叫思。沒有分別、執著是「想」,「想」是有相,雖有相,這個相是沒有起分別,沒起執著。念就不一樣了,念是真心。今心是現前的心,這個心裡頭既沒有思,也沒有念,也沒有這個相,智慧觀照,這樣才能把事實的真相看清楚。所以這個「念」,跟般若經裡面講的觀照是一樣的意思。換句話說,四念處,「處」就是境界,「念」就是能觀之智,「處」是所觀之境,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能夠修四念處法,換句說說,你才能夠修這四種觀照。

第一種就是觀身,「身念處」,經論裡常講「觀身不淨」,身是很污穢的一個物體,不清淨,我們要覺悟,覺悟得這個不清淨的身,你想想看有沒有智慧、福德?如果有智慧福德怎麼會得這個不清淨之身?所以佛叫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有道理。娑婆是極苦的世界,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世界,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忍受,不覺悟,為什麼?從來沒有覺察到,也沒有一個東西供給我們來做比較觀察。

現在看看諸佛菩薩,看看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個身是從父母生的,身就不清淨,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而且蓮花還是七寶蓮花,不是我們這個世間草本的蓮花。草本的蓮花還是不清淨,極樂世界是七寶,是寶本蓮花,那怎麼能相比!出生的處所都不一樣,那個身的清淨可想而知。我們修淨土的人要常常這樣去觀察,這樣觀察,我們對於自己現前這個身就不會愛惜了,不會留戀了。我們要求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身,換句話說,我們現前這個身能捨得掉,能放得下,一心一意求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身。

第二種境界就是「受」,「受」是什麼?享受。我們這個世界享受,苦。縱然你今天富有,你今天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財富,你苦不苦?你還是苦,為什麼?這些東西很不容易得來的,得來之後,天天提心弔膽怕失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盡方法在追求,得到之後又怕丟掉,苦不堪言。

想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享受,前面我們讀到的依正莊嚴,一切的受用隨心所欲,需要的時候來了,不需要的時候變化無了。什麼時候要,什麼時候來了,這多自在!你們諸位同修如果要積財富,怎麼個積法?布施。我命裡面有的,財富有的,有的我不要,我不享受,我給大家去享受。你命裡有的,你沒享受,你命裡面財富在不在?還在,換句話說,源源不斷的來,你享受不盡。你統統都得來了,得來之後,一毛不拔,好了,你的財富就這麼多,而且非常危脆,剛才講了,五家所有,碰到一家就完了。所以當你財富現前的時候,你要會儲蓄,儲蓄就是布施,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邊施捨去了,那邊再來的比你施捨去的還要多一些,好像有利息一樣,還要多一些,捨不掉,不是捨了之後就沒有了,捨了之後會再來,不捨就不來,這個道理佛經裡面講得很透徹。

第三個就是「心念處」,這是以我們能夠思惟想像的心,以它所觀的境界。起心動念,這是大苦。我們想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一天到晚妄念紛飛,成天打妄想。美國那邊有位同修給我來了一封信,他的妄想太多了,寫信來要我救救他,他不曉得怎麼辦。這個人非常虔誠,非常老實。我今天回了他一封信,實在妄想止不住,我說你可以(因為他認識的字不太多)請一位同修把《阿彌陀經》、《十六觀經》裡頭的境界多講一點給你聽,你就想《阿彌陀經》裡,想七寶池、想八功德水、想天花、想天樂,想這些,想這些妄想比打那些亂七八糟的妄想要好得太多了。實在你沒辦法,妄念止不住,多想想這些,把所想的境界轉變,這是一個辦法。能到沒有妄想是最高明的,那也是最不容易的。功夫成片,一心不亂裡面,決定沒有妄想。所以這個心每天在那裡分別執著,起一切妄念,這是煩惱的根本。

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人家的心多清淨,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多自在。諸位要曉得,分別心就是我們這個妄想心,妄想分別的心叫生滅心。你看一個念頭生了,再一個念頭滅了,前面念頭滅,後面念頭又生了,剎那剎那生滅心。生滅心所感的果報是生滅的果報,所以六道生死輪迴,這就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因為你是生滅心。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不用生滅心,雖然我們講凡聖同居土的大眾,他的身分還是天人,換句話說,他所用的心還是生滅心,雖用的是生滅心,他與真常心相應,這個不可思議。為什麼能夠跟真常心相應?因為他跟佛、跟菩薩天天在一起,受諸佛菩薩的薰習。換句話說,雖然是用第六意識、第七識,他在境界裡頭不分別,也不執著,也沒有妄想了,因為他想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還打什麼妄想?想不到,得來太難,他打妄想,想什麼都得到什麼,還有什麼好妄想的?

你們諸位有沒有想要過空氣,你們有沒有打過這個妄想?空氣對我們來講比什麼都重要,十分鐘沒有了,命都沒有了。我的一生不要黃金沒關係,不要美鈔沒關係,空氣不得了。甚至於你三天不吃飯都沒關係,十分鐘沒有空氣,你能受得了嗎?你們幾個人曾經分別、執著過要儲存一點空氣,有沒有這個念頭?有沒有想得到一點空氣?沒有,為什麼?太多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無論什麼境界,就跟我們的空氣一樣,所以你不要想它,你自在的去享受就是了。無論在什麼地方,你享受不盡,所以他沒有妄想,不需要妄想。西方極樂世界的受跟我們的不一樣。

第四個就是「法念處」,小乘裡面是「觀法無我」。這個地方恰好跟西方極樂世界是相反的,我們這個世間觀身不淨,西方極樂世界是觀身清淨;我們這個地方觀受是苦,西方世界觀受是樂;我們這個世間是觀心無常,它那裡觀心真常;我們這裡觀法無我,西方極樂世界觀法有我。「我」的定義是什麼?是自在、是主宰。在西方極樂世界,自己可以做得了主,我們這個世界自己做不了主。你要認為我樣樣都能做主,好,樣樣都能做主,你想不想老?不想,不想偏偏老了,那你做不了主。你想不想年年十八?那你做不到,你做不了主。你想不想不死?你也做不到,你做不了主。你想不想不病?還是要生病。可見得沒有一樣你能做主宰。西方極樂世界樣樣都能做主。壽命雖然是無量壽,可是你看到他的面貌、精神、體力是年年十八,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看,看那些人大家都一樣的,他能做得了主宰,他自在,人人的相貌都是圓滿的,沒有生老病死。

法的範圍很大,「法」是指一切萬法,當然法裡面包括我,包括自己,「法念處」。我們這個世間一切法,佛跟我們講「一切法皆無自性」,沒有自體,所以是萬法無常。西方世界淨土,前面講過了,四土都是勝妙五塵,換句話說,也是五陰之法。為什麼他們能做得了主宰,我們做不了主宰,這個地方原因在哪裡?其實說穿了,大家都曉得我們這個世間的人是迷在五陰裡頭,西方世界的人是悟五陰,可見得就是迷悟的差別。迷了,五陰法裡頭無我;悟了,五陰法裡頭有真我,這是迷悟之間。迷在五陰法裡頭得不到自在,悟了的時候得自在了,為什麼?佛在《楞嚴》上說得很好,迷的人是心被境界轉,覺悟的人是境隨心轉。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隨心轉,他得自在。像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來是大覺之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各個人都能轉境界,各個人都同如來。不會轉境的,看看別人轉境,他自然就學會了。因為那個地方佛菩薩太多,多在哪裡?四土是一不是二,一而四,四而一,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菩薩比眾生多。

我們看看《華嚴經》,華藏世界的佛菩薩,那個數字不可思議。文殊、普賢把他們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之後跟凡聖同居土的人住在一起。佛菩薩,就是法身大士,比帶業往生的人不曉得要多多少倍。這種觀摩薰習的力量太大,所以他是自然的成就。觀法自在,觀法確實有主宰,所以有我不是無我。
恭摘自——阿彌陀經要解01-004-00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