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髎穴

 zeek88 2016-09-22

素髎穴

6398ecd35ff5.jpg

素髎(liáo)穴別名面王穴,面正穴,正面穴,面土穴。

取穴方法

素髎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當鼻尖的正中央。

解剖

在鼻尖軟骨中;有面動、靜脈鼻背支;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眼神經分支) 。

主治疾病

鼻塞,鼻出血,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淵,酒鼻,驚厥,昏迷,新生兒窒息。

人體穴位配伍

配百會穴、足三里穴治低血壓休克;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淵。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不灸。

穴義

督脈氣血在此液化而降。

名解

  1. 素髎。素,古指白色的生絹,此指穴內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涼濕水氣。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質為神庭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則散熱縮合為水濕雲氣並由本穴歸降於地,降地之液如同從細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2. 面王。面,頭面也。王,君也。面王名意指穴內氣血為頭面陽氣冷降的地部經水。本穴物質為神庭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不斷地液化為地部經水,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氣的君王一般,故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名意與面王近同,正指穴內氣血為地部水液,為面部氣血的主流物質,土則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地部。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及地部的弱少水液。

運行規律

水濕之氣冷降歸地,地部經水則循督脈下傳水溝穴。

功能作用

除濕降濁。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熱則瀉針出氣,禁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