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杰技术交流:《羊龄鉴定》羊年龄的鉴定方法

 窗含西岭鹏万里 2016-09-22

 这个鉴定方法是个体鉴定的基础,因为不同年龄的羊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是不同的,对种羊而言,还存在利用年龄的时间问题。所以,在进行其他鉴定以前,应首先对羊只年龄进行鉴定。育种羊场应该有种羊的育种卡片或记录,羊体上有编号,羊只的年龄可根据记载或耳号确定。但有些不是育种的羊只,如淘汰老羊、买卖羊只在年龄鉴定时,或育种场种羊记载不全、不清、耳号丢失或不详时,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进行年龄鉴定。目前认为羊年龄鉴定比较实用可靠的方法是依据牙齿判断,因为牙齿的垒长发育、形状、脱落、磨损、松动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就利用这些规律比较准确地进行羊只的年龄鉴定。山羊的角纹生长随着年龄变化,也可以作为羊只年龄鉴定的依据。

1、根据羊牙齿鉴定羊的年龄
      成年羊的牙齿共有32枚,其中门齿8枚,臼齿24枚。门齿也称为切齿,生于下颚前方;上颚仅有角质层形成的齿垫,也是人们常说的“羊没有上牙”,这是反刍动物的牙齿特征。医学上把前牙叫做切齿,后牙叫做臼齿。在羊下颚中央的一对门齿叫做钳齿,其外面的一对叫做内中间齿,再外面的一对叫做外中间齿,最外面的一对叫做隅齿。在门齿的两侧就是臼齿,共24枚,每侧上、下颚各有6枚,前边3对叫做前臼齿,后边3对叫后臼齿。利用牙齿鉴定年龄,主要是根据下颚门齿的出生、更换、磨损、脱落情况来判断。

实践中,根据牙齿出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乳齿和永久齿。幼年羊的牙齿叫乳齿,颜色洁白,较小‘;成年羊的牙齿叫永久齿,颜色发黄,较大。在1.5岁时,乳切齿换成永久切齿,2。2.5岁内中间齿脱换;3岁外中间齿脱换;4岁隅齿脱换;5岁以后可根据齿间缝隙的大小、齿的磨损程度和齿的状况来判定;6岁以上齿龈凹陷,牙齿向前方斜出,齿冠变狭小;7—9岁牙根活动并陆续脱落。我国有经验的农牧民这样鉴定羊的年龄:“一岁半,中齿换;到两岁,换两对;两岁半,三对全;满三岁,牙换齐;四磨平,五齿垦,六现缝,七露孔,八松动,九掉齿,十磨净。”此方法简单易记,便于掌握与推广。

由于牙齿的脱换、生长和磨损变化受许多因素影响,故有时鉴定的结果与实际年龄有出入。如早熟品种和放牧饲养的羊只,其正常变化约比上述年龄早半年;少数羊只牙质不坚硬或为畸形牙齿,则难以准确鉴定其年龄。此外,饲草的质量也影响鉴定结果,常年舍饲的羊只,牙齿磨损慢,终年放牧的羊,饲草质量差,牙齿磨损快。

2、根据羊角纹鉴别年龄
    羊角纹的生长随着年龄而变化。1岁以下的山羊光滑,没有角纹;2岁以后出现角纹,且每增加1岁,角纹增长1个年龄段;新增角纹与上年角纹衔接处有横切的突起粗结节,如佩戴的手箍一样附着在羊角上。依据角纹鉴定年龄,对于终年放牧的羊群或四季营养不均衡的羊群最为适应。因为山羊角纹的生长与营养有关,羊角上隆起的粗角纹实际上就是每年的冬、春枯草期营养不良而生长的部分。

关注养羊与羊病技术交流热线,知行业冷暖!不关注养羊与羊病技术交流热线,关注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