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遗山西人总能巧妇巧做无米之炊,糙谷变黄金

 昵称36767522 2016-09-22

拾·遗

顾名思义

找寻那些遗落在民间

有趣的传统文化

也许它就藏在

柴米油盐酱醋茶里

巧妇巧为无米之炊

手艺再好,

没有米下锅,

一切皆是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说明“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说起米,很多人头脑中闪过的画面是大米,

可是山西人独好面食,

制作的面食也是各式各样,花样百遍,

大米只是众多吃食中的调剂而已。

不过,山西有种米却不得不提,

它虽然小,但名气却很大,

它就是传说中的沁州黄小米。

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

这是晋东南地区流传的民间谚语。

长治市沁县古称沁州,

这里出产小米,

米粒金黄,颗粒小,

被当地人称之为“金珠子”。

说起沁州黄,

可是有一位皇帝和一位太后,

赞不绝口,

曾经更是成为皇家贡品,供朝廷享用。

不过,关于它的出产和名称由来,

却还有一段小故事,

听小编慢慢给您谝。

300多年前的某一年(传说,不可考了),

沁州大旱,百姓都没有吃食了,

寺院就更得不到施舍和接济了。

沁州檀山上有一间古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几个徒弟,

为了生存,他们决定自力更生。

他们把附近的荒山开辟出来,

也没啥可种,就把糙谷撒在了地里。

话说,事情就是这么的奇特,

几年之后,也许糙谷适应了土地,

它变得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

吃来软绵喷香。

用这种米熬稀粥,锅边不挂米粒,

闷饭、蒸饭不就菜也越嚼越香。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米要好来美名扬。

在朝为官的吴阁老听说家乡的好米,

亲口尝了一尝,

发现果然是好米,名不虚传。

(其实吴阁老就是康熙年间

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的吴琠)

吴阁老遂将这种檀山“糙谷米”敬献给康熙帝,

康熙询问:“此米产自何地?”

吴琠回答:“沁州”。

康熙遂赐米“沁州黄”之名,并列为贡品。

慈禧太后也喜吃用“沁州黄”熬出的八宝粥。

虽然,这是一段传说,

但长治市豫剧团排成了《吴琠晋京》。

其实,在这个传说之外还有两则传说,

与沁州黄的来历有关。

上一个传说中,糙谷变金黄,

是因为有神种。

传说远古时期沁州为湖,檀山为岛,岛是鸟的世界,自有凤凰来仪。当湖水退去,人类文明沐浴檀山时,这里成为佛教圣地。那一年天遇大旱,四处土地干裂,作物枯黄,檀山寺和尚上凤凰台祭祀时,发现野谷三株,生机盎然,秋季采收,来年在凤凰台下开荒撒播,几经培育,谷种发生神奇的变化,米色腊黄,颗粒圆润而晶莹明亮,吃起来香甜可口,竟成了寺院主要粮食来源,因谷子是在坡上混长,便给她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爬坡糙\“,碾下的米叫\“糙谷米\“。人们说这几株野谷是凤凰留下的神种。

这也就基本上解释了糙谷变“黄金”的缘由,

虽然这种解释带有特别强烈的传说性质。

不过论传说,

有一则早于康熙年间的传说,

也颇有几分神奇之处。

沁州黄小米熬得小米汤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檀山寺一位僧人给在京的亲戚捎去糙谷米一斗,适逢太后生子,因失血过多面黄肌瘦,病情严重。一天,皇后口喊:“黄金汤......”于是皇帝命宫中大小宫员在京城四处寻觅,有位宫员巧遇僧人亲戚之母,正端着一大碗“糙谷米汤”给坐月子的儿媳妇食用,黄袍官员问老妇“这是什么汤?”老妇回答:“黄金汤”。官员大喜,便重金换来“糙谷米”煮汤献上,皇后一见“黄金汤”,连喝数碗,安然入睡,不久病愈。事后访得此米产自沁州,嘉靖皇帝发旨沁州,封“糙谷米”为贡品。

不论是康熙赐名还是嘉靖封贡,

都说明沁州黄小米声名显赫。

不过三种传说中,

都出现了和尚或者僧人,

这也表明,沁州黄的生产,

最初离不开僧人们的辛勤耕耘。

山西人面朝黄土背朝天,

能在土地上种出五谷杂粮,

更能把五谷杂粮变成美味的吃食,

都在于山西人爱琢磨,

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出一次次奇迹。

对于山西的地质和水土而言,

山西人是在进行着一次次,

巧妇巧做无“米”之炊的事。

【拾遗·七件事】系列 精彩回顾

也欢迎大家讲述“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故事哦!

小山征集老照片

在公众号回复“追忆”

查看详细内容哦!

山西文博会节目单

【周一】

【拾遗】:寻找遗失在油盐酱醋茶里的三晋传统文化

【游晋】:游览山西大山名川,体悟三晋人文情怀

【周三】

【姿势】:奇葩知识、三晋民俗,更加了解山西的人文典故

【非遗】:皮影糖人和剪纸,敲锣打鼓与传说,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全方位展现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五】

【老字号】:一同寻找太原府的老字号,重拾曾经的那份老记忆

【晋味道】:正宗晋风味,口口品美食,山西特色小吃一网打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