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增购百辆T14坦克能否重振雄风?当年只有核地雷能拦住它

 小红SR 2016-09-22

根据俄罗斯媒体在本月中旬的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已经正式增购100辆T-14“阿玛塔”坦克用于实战化测试。由于T-14“阿玛塔”坦克被俄罗斯自己称为是“全球首个第四代坦克”,因此这笔合同非常受人瞩目。西方评论对此的解读是:俄罗斯的T-14“阿玛塔”坦克对外公布的售价仅仅370万美元,这笔订单不过总价才3.7亿美元,对比单价已经到达千万美元级别的法国”克莱斯勒“坦克来说,这个“第四代”坦克价格太便宜了,这让西方想起了曾经的T-34坦克海和“钢铁洪流”带来的恐怖“记忆”。

抛开别的附属条件不谈,仅仅说俄国在坦克研发历史上所取得成就相当引人注目。仅仅在二战时期,T-34坦克就凭借着“倾斜装甲”这一独特设计外加上出色的产能,简单又坚固的战车成就一代经典。虽然俄国的精加工能力一直不如北约,但是俄罗斯在坦克火炮领域始终信奉“口径就是正义”这句传世名言,其坦克炮口径始终比同时代的北约坦克要大,从T-64开始主炮口径就到了125毫米,比北约制式的120毫米还要大,关键是俄国的坦克产能上非常惊人,T-55、T-62、T-72等改型车的总产量都相当都轻松突破十万大关,全世界都有它们的身影。因此在冷战时期,欧洲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抵挡俄式“钢铁洪流”的冲击,才会有了相当荒唐的“核地雷”的诞生。在当年的两德边境线上,布置了大量的核地雷,同时预备了炮射核弹头,手提箱式核弹头等等让人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防御手段,足以看出来当年北约的畏惧程度。现在俄罗斯居然又把“钢铁洪流”又要重建起来,随着第一方面军的重建俄罗斯又要重振雄风了,北约自然相当高度紧张和关注了。

当然,俄式坦克并不是完美,在坦克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三大要素中,由于为了提高产能,俄式坦克的防御力普遍偏低,甚至落后于同代的西方坦克至少一个等级,再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俄式坦克甚至直接炮塔被掀开,并且乘员全部牺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伊拉克死亡公路“上的一幕,更令人坚信来自天空和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先进性已经足以克制曾经的陆战之王。来自于英国的网友评论现在的战争时是这样说的:未来的战场上,主站坦克的用处不大,天敌太多。价值100万的来自中国制造的廉价无人机,操作员在1000公里以外,投掷一枚2万美元的廉价反坦克导弹,摧毁上百万美元的坦克,而坦克根本看不到对手在什么地方。尽管这只是网友的评论,可已经印证了西方的观点深入人心:坦克没必要发展太快,只需改进现有即可,因为未来战场是高度无人化、智能化,大量的空中争夺才是核心。

但是倔强的俄罗斯人并不这么认为,尽管“攻顶打击”很难防御-这也是无人机、导弹、空袭对坦克打击的主要手段,可如果要是在最薄的地方没有人,会如何?这就出现了T-14“阿玛塔”坦克的无人炮塔设计,而且一改以往俄式坦克的低矮的炮塔设计,成为了棱角分明现代化坦克。而且由于自动装填设备取代了装填手,使得T-14“阿玛塔”坦克仅需要3人,并且成员与弹药彻底隔离,也意味着安全性绝对提高,外加上俄罗斯特有的毫米波类雷达来探测来袭导弹和炮弹,并可以启动主动防御系统来拦截导弹和炮弹,这也意味着更好的防御力。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宣传人员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称:“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可能要面对来自空中和反坦克导弹的威胁,但我们已经有了准备,并能够确保乘员和战车都生存下来。”从T-14“阿玛塔”坦克设计来说,它确实具备这样的资本,扛得住来自专门攻顶弹药的打击并确保乘员幸存,但是坦克是否能生存是个问题。

不过,这并代表着T-14“阿玛塔”坦克就是无坚不摧或者下一代战场王者,相反,T-14“阿玛塔”坦克大量依赖传感器的回传视频、位置等等数据信息来战斗,毕竟乘员是完全封闭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自身的传感器被摧毁T-14“阿玛塔”坦克就不具备作战能力了,这也成了T-14“阿玛塔”坦克的另一个软肋。不过显然,俄罗斯专家现在改变传统认知,倾向于能够保存乘员才是好坦克。不过T-14“阿玛塔”坦克是否能够匹敌欧美现役的M1系列坦克呢?这个就取决于双方是否会有面对面公平对等的机会,要不然无论哪一方都是对方空中游猎部队刀下亡魂,换而言之,谁能够摧毁对方的空中打击体系,谁就有可能登上坦克的“王者之座“。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