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和医生沟通把自己zuo死的一个案例

 渐近故乡时 2016-09-22

本文由杏仁医生官方推送

 

一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因从不与医生沟通,屡次自行停药最终发展为绝症等死。


普外科病房,患者40多岁,男。

我跟着老师值夜班,查到他的时候老师没说啥,病人也一副蔫蔫的样子,大家互相没搭理,就过去了。

我心里头好奇啊,这啥病人啊,回办公室就问老师了。

老师说,你戴个听诊器去听听他的心尖区,回来我告诉你。

于是我屁颠屁颠地去了,听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传说中的“机械瓣音”,就是有瓣膜病的患者换的那种机械瓣,声音嘀嗒嘀嗒跟机械表的声音很像。

然后兴奋的我回到了办公室,准备开始听故事。老师搬出这个人的病例,一脸“这是个很长的故事”的表情开始了沉痛的讲述。
 
这个患者,年轻的时候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就风湿性心脏病了,累及二尖瓣,然后二尖瓣就狭窄了,嗯这是个标准的病程。

二尖瓣狭窄他要做手术啊,换了机械瓣之后,本来一切都好了,但是手术后,是需要长期吃抗凝药物的。

是的你们猜对了,这娃吃了1个星期,自行停药了。

反正就觉得手术都做了还要终身吃药你们医生一定在坑我钱做个长线买卖什么的,也不回医院复查。
 
那么继续标准病程,他有血栓了,第一次到了脑子里,脑梗。
 
脑梗完半边身子都瘫了,住院复健加起来快1年,算是恢复了一些,但是他很快也不去医院定期做复健了,可能还是觉得花钱。

复健不做,小伙你倒是把抗凝药接着吃呀。

他偏不。觉得自己脑梗都过来还能有什么梗比脑梗更麻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于是还是标准病程,他又发血栓了。这次梗到了肠系膜动脉上。

这一梗不得了撒,肠系膜动脉啊,腹痛查因进来的,剖开肚子一看,肠子都坏死的差不多了。

把坏死肠管一清,这人就成“短肠综合征”了。

老师说,这个短肠综合征是个非常麻烦的毛病。我们正常人的小肠是3~5米,加上长绒毛,吸收面积是非常大的,这样才能满足我们日常的营养吸收。而这个病人,术后的小肠只剩20+cm了。

所以就基本上是什么都吸收不了了。不管是食物还是水通过肠道的速度都非常快,又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就都泻出来了。

这样的病人,现在基本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只能对症地给予营养和液体支持。就是每天挂个大大的乳白色的营养袋,每天就“吃”这个度日。

这样的花费也非常大,一天好像就是上千(具体数据不记得了)。他家人说,治到没钱,就不治了。一旦撤去了这样的肠外营养,他就会慢慢活活饿死/渴死。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那个病人每天就那么呆若木鸡地躺在那里,面色蜡黄,明显的消瘦,他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光。


 

 为健康保驾护航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做会更好

 

相信医生遵从医嘱永远是保证健康的最佳捷径

 

作为一名素质高、道德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患者

 

您需要做哪些事?

 


主动向医生汇报您的身体近况


 

很多疾病都不是通过一次门诊的简单诊疗就可以完全恢复的,病情的恢复需要您和医生持之以恒的配合。

 

医生治疗疾病的手段常常分为“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所以患者诊后回家千万不能因为服用某种药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就自行停药或者中断治疗。要知道,很多时候症状的减轻可能只是“治标”的结果,而要真正获得“治本”的目的,可能还需要患者和医生在诊后一起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

 

疾病治疗没有捷径可走,诊后请将您身体的恢复情况及时告诉医生,灵活调整恢复方案。

 


固定医生进行长期随访


 

对您来说,从来就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适合的医生。

 

您在门诊时添加的医生,为您做过一系列的检查,十分清晰您的病史,清楚他为您做出的一系列治疗手段。诊前、诊中、诊后是一个完整的诊疗恢复流程,千万不可擅自更换医生,新的医生他不了解您的病史,不知道您的禁忌症,不清楚您曾经病情是什么样的程度,他所能获知的信息只有您十分模糊的口述。在对您不了解的情况下,任何一名行业内顶尖的专科医生为您带来的治疗效果也会远远不如您在医院挂号时遇到的那位对您问诊的医生。

 

医生对您的病情心里有数,既节约了时间重复对您进行各项检查,也防止了因不了解详细病情导致的疏漏。

 


预防疾病,比治疗性价比更高


 

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防病比治病重要,就好比防火比救火重要一样。火救得再好也会有损失,医生治病再好也难免有损伤。

 

中国人一般认为,小病无大碍坚持几天就过去了!千万不能这么做,人体在不借助外力情况下自我调节恢复的机能有限,也不可自己盲目服药,是药三分毒,每味药都有相应的服用规范以及适应症禁忌症。不通过医生而自己盲目服药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肝损害、肾损害、药物性胃炎、溃疡、肾功能衰竭等,其状况不能不让人担忧。

 

为了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小钱花成大钱,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当您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时候,都应该第一时间联系您的医生。

 

是否很久没和您的医生进行过沟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