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旦确诊或已经确诊为类风湿的人,少走这些弯路,便是延长生命!

 类风湿论坛 2018-12-29

关节炎是全球最常见的人类疾病之一。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肌肉骨骼疾病,对患者造成最严重损害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疾病,它危害着大家的健康问题。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物理康复、饮食、药物、外科和心理治疗。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要明确病情

在选择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时,要明确诊断这种疾病的病情。新近发生的关节肿痛和僵直可能是某种慢性疾病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自限性病程。这类病人只有少部分最终会发展成类风湿关节炎,大约超过一半的人会完全缓解。这么长的时间间隔与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态度都有关系:一方面病人不愿意因为一些小问题去看病。另一方面临床医生不愿很早就给病人戴上类风湿关节炎的帽子。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没有确诊也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在明确诊断病情之前,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镇痛,可以使用镇痛药或非留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单独连续使用不应超过6周。

同时医生应该教育病人,对于炎症关节来说,过度运动固然可以加重炎症,但适当的运动可以避免过早丧失关节功能,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运动和休息的最佳平衡。最疼痛的关节即便是在夹板固定的情况下也必须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止屈肌挛缩。对中度炎症的关节而言,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可以产生足够的肌张力而不加重关节炎的症状。每天进行几次持续6秒钟的最大收缩可以防止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对关节炎症不活动和控制满意的病人可以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肌力、疼痛和疲劳。

 

2.任其自然的后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是如何的呢?

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迁延,头2~3年的致残率较高。

持续高滴度RF阳性、ESR增快、关节外表现者提示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①疾病的自然病程规律②治疗的早晚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病程>2年,病程很少自限,而是在多方面发展加重。患者的生命将缩短10-15年。

  

 

类风湿关节炎并不会直接引起死亡,但在晚期、重症或长期卧床者,可合并感染、消化道出血、心和肺疾患或肾淀粉样变等引起死亡。另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都可能给病人带来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3.灵丹妙药只是个传说

其中第2点是治疗的关键,若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其他三方面都会有相应的改善。

措施: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RA治疗的关键。


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未明,故尚无根治的方法。当今治疗的目标着重在下列四点:

缓解或减轻症状,特别是解除关节的疼痛。

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防止骨关节的破坏。

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维持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旦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应尽早使用病变缓解性抗风湿药,即二线或慢作用抗风湿药,以及时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进展。联合用药,大多数病人需要2种以上慢作用药物联合使用。有疗效最好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的功能。一定要注意这些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才能避免残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