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嘉宾精彩发言)

 369蓝田书院 2016-09-22

7月23日,第四届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简称“青年50人论坛”)在京召开,集聚50位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青年才俊共同探讨:中药产业中资源、工业、标准和临床四大领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有何解决对策或建议?

以下为嘉宾精彩发言实录。

李  耿

博士,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药师,中药大品种联盟秘书处专家。

17年医药行业工作经历,历经药监系统、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医院,从事多年药品质量控制及相关研究工作,曾参主持及与十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申请并获授权6项国家发明专利。

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委员会副秘书长(拟)、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专委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把实现中药的可控制放到最优化的前面来,复杂问题简单化、扁平化,“简化指标、量化控制”,是解决中药质量问题的关键。

做标准应“深入浅出”,大家似乎都认同,坦率的说,目前的“深入”研究变成了复杂化、综合化,过分的强调多学科交叉,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化学的、药效的、分子的什么方法都上,尤其是强调要探究物质基础和药效活性的关联性,似乎不做这个就不够深入,这种其实是把复杂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朝这个方向走下去,最终必然搞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最后仅能得到一句“XXX等成分共同发挥了综合的作用”,不做研究也可以得到这种结论,看起来似乎是提高了认识水平,其实这种认识往往受制于时代的技术局限的,反而制造了很多的错误知识,根本难以对实践有任何指导意义。


标准也越来越复杂。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会被质疑这一成分的代表性;而通过多成分测定或指纹图谱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整体控制,又会被质疑能否反映药效?即使通过药效学评价质量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单一药效能否代表整体中药?假设实现多种药效学指标评价质量了,到底该看哪个药效指标?所以由此下来,只要沿着科学合理和最优化原则,控制一个中药材质量需要考虑因素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复杂到难以接受的境地。


在混沌的大海中,没有时间的感觉是很可怕的,只要一块简单机械表,就能拥有时间;可为了更准确、更精密的掌握时间,搞了石英钟、电子钟、原子钟,最终表越多,反而越不知道该看那块儿表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尤其是过分强调与疗效的关联性,是中药当前质量控制失灵的关键,本来只要实现简单的中药质量可控制就行,却在疗效最优化的道路上不断迷失,此所谓,“失其本心”。


而对于中医药这么一个复杂系统来说,复杂系统的特点就是往往有很强的容错性,通常情况下单一因素的改变,对于结果很难产生决定性意义。因此,实现中药可控制的紧迫性和现实性远远大于疗效最优化的需要。如果我们立足于现实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扁平化,而不是尽量的复杂化、多元化,以最低的技术代价、最便捷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实现了中药的可评价,哪怕这种评价有各种各样的瑕疵,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只要足够便捷、足够耐用,能切实在采收、加工、生产、流通一线应用起来,就可以起到规范化市场,让产业更加健康的轨道上来。


中药性状信息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研究,或将成为解决中药标准难以“深入浅出”的有效思路。

标准的“浅出”层面也是有问题的,当前的标准制订工作过于在科学性和最优化的道路上纠缠不清,导致很多标准的耐用性、实用性太差,在生产、流通一线基本没有价值,失去了标准的存在意义。


判断一对儿双胞胎,陌生人完全无从分辨,而孩子的父母亲人,离很远一眼就能区分,甚至闭上听脚步声或呼吸声就可以,甚至他家的狗靠味道都能区分二人。这说明什么,靠外观、声音、味道等任一种单一因素都可以轻松判断出来一个人,为什么我们对中药难以评价?一方面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是对评价对象不够熟悉,“浅草才能没马蹄”。老药工靠的就是“精、深”二字,仅靠性状,足够熟悉,就可以轻松评价中药质量;但是这种判断的学习过程过于复杂,难以传承。能不能既保留这种性状评价这种简单、便捷的优点,而又想办法减小性状判别的主观性和难以传承缺点?


性状信息能否通过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客观化、标准化?首先是性状信息的规范化描述,形状、质感、颜色、尺寸大小、密度、材质、气味、味道、口感等多个方面,比如对于藁本药材,仅从质感上来说,可以分成密(完全致密),实(略有不平),松(有气孔);虚(有髓质);空(有空腔)等几个档次。然后,对训练者进行训练,完全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质感分级信息;进行数字化的赋值处理,我们就实现了性状信息的数字化;通过对大量分级的药材的数字化信息收集及数据挖掘,找出决定品种和品质分级的关键性状信息,将关键的性状信息做成单张评价图卡的形式,一个中药材品种一张卡片,通过对使用者的简单培训,不用任何额外的设备或特异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在生产、流通第一现场使用,从而实现了中药材的快速、现场品种鉴别和品质评价。既传承了老药工难以言传的经验,也保证了方法的简单、便捷。


中药配方颗粒的开放和有序竞争,或将成为撬动中药企业参与产品技术研究的关键。

现在普遍认为企业应加大在产品技术研究投入,以技术创新来推动产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价值,很多企业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准备加强自身产品的科技投入。可是,很多中药企业转了一圈发现,基本什么科研也做不了。工艺基本是锁死的,标准提升能够做一些,做多了成本控制不住,循证医学这一块基本上全外包由医院来做。既然企业有那么强烈做研究的需要,然而这么多年了,中药企业为何普遍对品种研究的参与度如此之低?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中药企业的主要产品——中成药大部分是复方,对于复方来说,每一个方子里面都有很多味药材。企业很难要下决心投入某种药材的研究,因为药材研究深入了,用这味药材的其它企业中成药很多,最终的最大受益者未必是自己。大家都这么趋利避害下来,企业是一般是只愿意开展中成药研究,很少愿意开展单味药材的深入研究的,除非到不得已。药材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然而不从研究药材入手,很难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这样对于中成药产品的研究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根本无从谈起了。这是中成药企业在产品研究方面参与感很弱的重要因素。


这次配方颗粒开放,是不是能够成为这样一种契机?鼓励优秀中成药企业参与到配方颗粒的竞争中来,开发自身最有优势和特色中药材品种的配方颗粒,把配方颗粒视为一个单方产品来重点开发,然后对这个品种的上下游不断延伸,通过从种子种苗、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到成分、效应、作用机理,通过全面深入研究,实现全面控制,通过精耕细作运作几个具体品种,最终提高了中药全行业的技术研究水准,进而推动中成药品种的科技水平。配方颗粒的理想市场格局是,每家优势企业有若干个优势品种的配方颗粒,这种优势必然来自于市场充分竞争下的格局,受研究水平、地域、传统、炮制、文化、产量、分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不是每家企业都搞上400个品种的配方颗粒,然后展开完全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END


”青年101“为中医药青年智库的官方微信平台。名称取自”百分百一流,百分百一线“,是集聚中医药相关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智库型组织。


青年101

中医药青年智库


聚贤     传承     共创    分享


更多中医药青年智慧,码上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