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鸣|小李飞刀:给诗坛泼点冷水……

 XINJIYINXIANG 2016-09-23


给诗坛泼点冷水……

 

■小李飞刀

 

 

好多诗人都在讨论诗歌怎么写,他们是怎么讨论的?就是几个诗人聚在一起,说古论今。所以诗歌就越来越孤立了,因为飘在了空中,没根了。

你们的论坛要开在群众中,要像总统选举一样,不能闭门造车。你的诗,只有你看懂,或者只有编辑能看懂,那叫诗吗。那你要什么阅读量,干脆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好了。

诗歌要想兴盛,就得拥抱时代,拥抱群众,让大多数爱看能看。不要搜肠刮肚生造词汇,搞得云山雾罩。有些刊物编辑看一首诗,翻来覆去看不懂,就拍手叫好,好诗!看一首诗,说的是人话,谁都能明白,就揉一揉,扔进纸篓。岂不知,他扔掉的是百姓口渴时的一杯水,饥饿时的一张饼。

 

 

文学最终的归宿是网络,网络文学最终要靠付费阅读,读一篇文章是要花钱的。当然这就要求网站的编辑在作品上严格把关,不是说作协的就是精品,草根的就是草,一切靠文本说话。

这个时代的到来,要靠国家断腕,将官办刊物的铁饭碗打碎,一律投向市场,和网刊一个起跑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作协也不能光进不出,没有作品就得出场腾地方,不能顶着作协的伞挡一辈子雨……

 

 

网络时代下,依然有一大批人执著于纸刊,为了在纸刊发表作品,不惜请客送礼,绞尽脑汁,一些作协大人也是以纸刊作品为准。

文学网站点击量数以千万计的时候,某些纸刊还在以销量过千沾沾自喜。当微刊坐上飞机的时候,某纸刊还在自行车上自鸣得意。一张纸,多少人求之不得,辗转难眠。

某些纸刊现在已经沦为圈子里人的小灶,照顾面子的礼物,新人进去就像一条鱼穿越撒哈拉,名家随便在哪篇文章上签个名,立马被编辑视若珍宝。读者看不看,爱不爱,随他去,反正国家给的工资不会少一分,而且还得到了名家欢心,将来自己出个书也能得到名家推荐,何乐不为。

像《收获》这样蒙起作者名字看作品的杂志越来越少,所以《收获》才能在不依靠国家财政支撑的背景下收获好评和市场。

我从来不认为进入纸刊就是好的,进入微刊就是差的。纸刊也有杂草,微刊也有大树,只在于创办者的操守和坚持。你是在为人民服务,还是在为人民币服务。喜欢韩寒那句话:所有的圈最后都是花圈,所有的坛最后都是祭坛…… 


【作者简介】小李飞刀。非任何协会,不属于任何门派圈子,发表作品有数,得罪人无数。为人疾恶如仇,平生三大快事:小三街头被揍,贪官人头落地,青年创作致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