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最后“科主任意见”栏的文字,那么,这将是无数份医生救死扶伤病历中不足为奇的一份。文字是这样写的——“救命一条,生命就值一个支架,家属不支付,我们募捐”,时间“2016-9-20”。医院、病患信息都已隐去,新民网记者多方了解后获悉,这份“情况说明”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昨天深夜,记者辗转联系到该院心内科主任徐亚伟教授,得知了事情原委。 病人心肌梗塞急诊入院 9月17日下午5时许,急诊绿色通道收治一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时心跳只有每分钟30几次,情况危急。 急性心梗抢救,就是和死神赛跑!按照流程,医护团队为其安装临时起搏器,心脏恢复跳动后又安装支架。“每分每秒、每个判断都生死攸关!”和抢救同步进行的是按规程告知病人家属。“我们必须和家属谈话,告知抢救每个过程,并逐个解释。”告知很顺利,也得到了家属签字确认。6时许,在安装了国产支架后,病人转危为安。 家属质疑使用心脏支架 然而,可能是对医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病人救回来了,家属却突然表示不理解为何要在抢救中使用心脏支架,并拒绝承担因此产生的费用。 明明齐心协力从生死边缘把一条生命挽救了,却有此遭遇,徐亚伟团队里的年轻医生觉得非常委屈。 “我们的绿色通道,全年无休开放已有10年之久。医护人员全心全意守护着这条生命线。每当有急救,医生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医院,这么多年来挽救了数以千计生命,却要遭受这样的误解,大家真的很伤心。”正因此,徐亚伟在给医务处的病历中提笔写下了独特的说明。 医生没时间停下来委屈 徐亚伟告诉记者,写这段话时,他确是有感而发。
也因此,他希望通过“生命就值一个支架”之问,让团队医护人员能更清楚认识医生的天职和一时遭遇的误解之间,孰轻孰重,从而打消顾虑。“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为遭遇误解而委屈,只能抓紧每一秒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