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的理想国大戏缘何最后时刻演砸

 昵称19659587 2016-09-23

清华大学出版社不日将推出本人解史新作,敬请欣赏摘要选节24——


 


 李自成的理想国大戏缘何最后时刻演砸


 


历史上,农民领袖食言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喊出“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及“均田”口号的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李自成的理想国大戏缘何最后时刻演砸


关于灭了明朝的“大顺政权”之功败垂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李自成及其将领被胜利冲昏头脑、导致大顺军迅速腐化,从而尽失民心所致。但是,好好的一支“救民水火”农民子弟军,为什么会在胜利到来时突然变脸呢?


  所以,发生在500年前的那场“闯王变脸大戏就很值得玩味——


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举行称帝大典。四个月前,他已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这一次,相当于补办“正式登基大礼”。


真的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二天,这位睡醒了的大顺“开国皇帝”即率兵开拔,撤出京城。因为清兵马上要到了。


所以,满打满算,“大顺永昌帝”李自成只做了一天真正的皇帝。系“一日天子”。


为什么会这样?想当年,这个李自成的人气可是爆棚的。


出身放羊娃、原为驿站看马小卒的李自成, 1629年杀官造反,1644年当上了皇帝。从一个马夫到九五之尊,用了15年时间。李自成起义时,很多前辈已经风起云涌,李自成是后起之秀,但最后他却打下了大明王朝崇祯皇帝的金銮殿,应该说,他和他的队伍还是很有能量的。


      李自成是靠什么把自己做大的?


路数与钟相杨幺兄弟有些相似。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李自成带领他的闯王军,每当攻下一个个地方,就四处传唱这首自编歌谣。


白吃白喝,还免除“农业税”?有这等好事?这不是要迎来一个天堂吗?于是善良的百姓们又信了,纷纷入伙,跟着闯王干革命。


     其实,也不由得他们不信,因为他们太饿了。


明朝末年,全国闹了大灾,西北最甚。农民变饥民。达到人人相食的程度。


李自成发动农民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王侯贵人,剥穷人,视其冻馁,吾故杀之,以为若曹,令饥者以远近就食”。李自成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说国家权贵就知道盘剥农民,穷人死活他们不管,所以我起来造反,就是让穷人吃上饭。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的子民确实已经饥寒交迫,李自成当初,就是靠吃饱饭号召大家和他一起闹革命的。


   公元1640年即崇祯十四年正月,闯军攻下六朝古都洛阳,在那里,俘获了体重360斤的福王朱常洵,当时就分享给饥民,活煮,做了“福禄宴”。


尝到荤腥的饥民干革命的劲头更足了,四年后,闯军人马过百万,下西安,占北京。


江山到手了。闯王应该实现诺言,发东西,不收税,让天下苍生和他一起享福了吧。


结果却是:变脸了。


不是发东西,而是抢东西。不仅要纳粮,而且还要纳金子。


史料显示,占领北京的大顺兵对明朝群臣大肆侮辱,对百姓也不再放在眼里,而放在眼里的只有钱财。


富人被以酷刑敲财,穷人的薪米尽被农民军抢掠以供军用。李自成的得意干将、大顺军左都督刘宗敏一心索财。为了敲骨吸髓,他还发明一种酷刑:制作五千具“非特异型”夹棍,天天给人上刑。整个京城变成人间地狱,昼夜都能听到骨头被夹碎的声音,哭号哀鸣之声更是响彻大大小小的街区。史家评述其事称:“此古今未经见之事,亦古今所未有之惨。”这是从古至今没见过的惨绝人寰的事,让明末北京人赶上了。


 不仅抢东西,还抢人,并草菅人命。


史料记载,“自成与刘、李诸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宋诸贼臣亦各数人”,而且平日里“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归所据第,呼莲子胡同优伶、娈童各数十,分佐酒,高踞几上,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即杀之。诸伶含泪而歌,或犯闯字,手斩其头,血流筵上”。


     李自成把崇祯皇帝的女人分了,而刘宗敏不仅要女人还要男人。他让美女男宠整夜为他歌舞升平,唱的好的跳得好的,赏重金,稍有怠慢,或者唱词犯了忌的,当场杀头。


  这真是:想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更断肠。


  有人说,李自成起义军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被胜利冲昏头脑,腐化堕落,从而迅速变了质。而我因为,就“质”而言,他们没有变。之前他们是带着面具,而今才是真实面目。


明眼人早就看出,闯王军在打天下时编制的歌谣有很大问题。


“吃他娘、喝他娘”,吃谁的、喝谁的?这些好东西是谁创造的?谁又会把好吃好喝乖乖送到你嘴边?主要手段恐怕只是一个“抢”字。


李自成在号召人民跟他走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从我可富贵,无为交手死”。他承诺跟他一起造反的人得到大富大贵。但是这大富大贵光靠抢不靠建设行吗?


我们看史料留下的大顺军文告,其中虽然也写过“均田免粮”文字,但从未施行过均田免粮政策或举措,大顺“建国”进京后,更没有制定以农为本的生产国策,而是继续“抢”字当头。皇帝没了,这回他们抢的是达官显贵包括黎民百姓,保证的是自己小圈子的大富大贵,曾对李自成农民军寄予厚望的当北京百姓如梦方醒:


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强盗世界,那不是我们的天堂,而是我们的噩梦。如此涂炭生灵的暴军,怎么可能将百姓带入“理想国”呢?天下苍生如何爱这样的“子弟兵”?


于是,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出北京时,北京百姓便随后袭击,一雪前恨。不仅是北京,在河北、山东等大顺地区,百姓也是蜂拥而起,到处袭击大顺官兵。李自成最后死于湖北地方武装之手,即增添了天怒人怨之民间注脚。


  纵观中国个历史,我们知道,中国农民政权一般逃不脱两种结局。一是被镇压,二是转型地主政权,建立新的封建王朝。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却基本上是个“半拉子”工程。虽然大顺政权中央也设丞相,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具有特色的,是独创的“五营军制”,即中权亲军、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这便注定了大顺政权的本质——封建流寇建制。    


当然,李自成的理想国大戏在最后时刻演砸,还有一个个人修养因素:他本人不读书,没有“温水煮青蛙”的帝王底蕴,从而导致提前“换妆”、过早暴露原形。而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李自成绷住劲了,大顺政权如果巩固住了,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可能不会比二百年后的太平天国好多少。李自成无非是洪秀全,而刘宗敏有可能就是杨秀清。二人难免为“皇权”血腥内讧、甚至为争一个妃子大打出手。


  史书记载,“大顺永昌帝”李自成死后,其弟李自敬、其侄李过和李过义子李来亨先后“继位”,重新打游击,大顺军又挺了2年,大顺皇位竟传了“四世”。抢一遭是一遭,打一枪换个地方,这也许最适合流民政权的生存方式。但是,此时的大顺军再呼什么理想国的口号招兵,百姓已经应者寥寥,不太信他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