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真的能让孩子作文有文采吗?

 长沙7喜 2016-09-23

去年,小学生神作《难忘的一天》刷爆朋友圈,文中用了一百个成语,竟然没有一个用对的。截取片段如下:

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穿上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得艳光四射,趾高气扬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

相信看完这个片段后,你会笑得岔气儿。暂且不管这篇文章是否真的出自小学生之手,现实作文教学案例中,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问题:成语使用不当,直接导致作文质量下降。

许多家长教子心切,为了让孩子能赢在语文的起跑线上,早早地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学习、使用成语和类似成语的四字短语,孩子作文时也常常以秀一下已习得的成语为荣。殊不知,这种对成语简单粗暴式的运用,只会让作文错误频出,言不及义。

首先,扼杀孩子的观察能力。

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儿子肖铁小学时,有次描写冬天冷的作文中,堆砌着“滴水成冰,朔风刺骨”等成语和四字短语。显然这样的描写毫无新意,缺乏生动感。他看了后非常不满,就让孩子走出家门自己观察,回来后孩子这样写:“等车的人冻得在台阶上直蹦”“挤满人的公共汽车一开门,就会有一团白气冒出来”“大风吹跑了骑车人的帽子,骑车人去追帽子,大风又吹倒了他的自行车”。肖复兴看完后表扬了这些细致的观察:“前面写的冷,是别人的冷,只有你观察到的这些才是你自己的冷”。是呀,通过观察所得的才是自己的东西。成语或类似成语的四字短语虽是前人智慧的积淀,结构紧密、意义凝练,却不是孩子亲自观察所得;再加上有的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孩子有时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意义。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让作文有所谓的“文采”,鼓励学习使用成语和四字短语,却忽略了观察生活这一重要环节,结果错过了培养孩子观察习惯和能力的好机会。

其次,导致作文语言乏味。

成语的意义凝练、概括性强,所以本来需要几句话来说明的意思,用四个字就可以替代了。例如形容高兴时,一个同学用成语“兴高采烈”来概括,另一个同学这样写:我的心田仿佛被蜜蜂灌满了蜜,甜甜的滋味顺着心房流进每根血管;嘴角不听使唤地微微上扬,向别人炫耀着自己尝到了蜂蜜的甜味。两种表达方式的效果大相庭径。前者老生常谈,语言乏味,后者生动形象,让人眼前一亮,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如果作文中少用几个成语,多用几组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何愁语言干瘪、字数不够?少用成语多用描写的方法还能解决因字数不够而废话连篇的问题。

最后,容易出现病句。

成语是具有书面色彩和整体会意的固定短语,它具备多样的语法结构,因此它们在句子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不同。例如一般情况下,“视而不见”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一无是处”只能作谓语,等等。这些语法知识甚至有些老师和家长都不一定掌握,更何况是孩子?前几天有个四年级学生的投稿作文中有句这样一句话:我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站着聆听妈妈“言之凿凿”的“大道理”。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真凭实据,而不是空泛的用语,常作谓语或分句,不能用作定语。还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大家都津津乐道这几天的有趣经历。”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一般作谓语、定语,并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显然,以上错误的原因是这两个孩子并没有真正掌握所用成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由此可见,滥用成语是导致作文辞不达意的重要原因。因此向家长和老师提两点建议。

建议一:鼓励孩子观察生活。

作文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表达和沟通”。写作文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途径。既然是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那就要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话从哪里来?当然是亲身实践所得。因此,家长和老师要顺应孩子思维发展规律,鼓励孩子认真观察各种事物和生活现象,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盲目地死记硬背成语,牵强附会地使用成语。

建议二:夯实常用词汇基本功。

写出好作文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牢固掌握常用词,尤其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的各类形容词,以及表示动作和状态的各类动词。在此,家长和老师可能会产生疑惑,这些词语从哪里找?其实,课本就是不错的资源。笔者读小学时,农村条件差,除了课本外,手头只有两本语文练习册,学完一篇课文或做完一篇练习册上的阅读理解后,语文老师就会带领我们一起画出文中所有的词:名词,形容词,动词。然后反复让我们诵读、记忆、理解、抄写。几年下来,我们也掌握了不少基本词汇,且非常牢固。除此之外,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或文字小游戏,让孩子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常用的基本词汇。

观察是孩子作文内容的主要来源,而基本词汇是把这些来源完美地组合到一起的语言材料。小学生首要任务是大量积累常用词语,真正理解成语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夯实遣词造句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衡量文章语言表达的优劣,不在于使用了多少成语。为此建议小学生作文中少用、慎用成语。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高见,敬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