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甲(上)| 这篇托甲和外面那些不一样

 自华居 2016-09-23


天铁字面意思为“天上的铁”,意即来自天上的神物、天神遗落人间的法宝。藏族有辟邪七宝之说,天铁位列其中,所谓“天铁”最早主要指的就是有辟邪功能和宗教内涵的护身符。

藏民深信,天铁来自天上,它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如果找到此物,可做护身符,有避邪的功用。虽然如此,但并非所有藏族人都拥有天铁。天铁珍贵稀少,他们相信,天铁拥有者要有福报,如果一生收集到9件天铁,就是天大的福报。


天铁是铁? 托甲与南迦

说到天铁,历史遗留下来的更多是用合金铜铸成的,其成色与红铜、青铜、黄铜有异,可以说是这几种铜色的综合和升华。

很多人说托甲和天铁是可以划等号的,其实不然。



【托甲】

托甲,即藏语音译“tuojia”,“tuo”为雷的意思,“jia”为铁的意思,意即雷击在地上长出的铁,这大概和流传的雷击天铁传说不谋而合。托甲多为黑色,皮壳呈现为黑漆古,最大的特征为声音不同于大多数金属的清脆,是低沉的闷响;且表面看似粗糙实则极为光滑;正所谓“声若闷木,触之如肤”。

黑色托甲作为天铁的一种材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传承物,鸟兽、人事、神佛、法器、用具……多流传于世,为文化和宗教研究提供了借鉴。


【南迦】

藏文音为“nangjia”,即指一种天然掉落的包含地球没有元素的金属矿石雕刻而成的金属件。“nanka”南卡意为虚空,“迦”是铁的意思,字面所指“虚空里落下的铁”,大概这就是藏人心中天铁的最佳诠释了。

“南迦”材质的金属件九成为随身法器和佛像,多为雕刻件,少有铸造熔炼的。并且极为神秘,制造的法器大都用作特殊的修法和仪轨使用,且传承有序,拥有的人不会外露。

所以,接下来,当我们谈论天铁的时候,我们主要说说常见的托甲。


 

托甲研究三两事

意大利考古学家G·杜齐在《西藏考古》一书中提到“在地野田间干活的农民常常能发现一类东西,这在西藏被称为“天降石”(Thog-rdeu)或“霹雳石”(mTho-lding)。”

他同时在书中记述到“在西藏旅行的期间,我曾偶然见到过几块这样的东西,但难得买到一块,因为藏族人视之为灵验的护身符而不愿意出手。”

以上大概就是最早关于托甲的描述。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托甲就已被西方学者发现,并作为独特的门类收藏于美国及欧洲各大博物馆。

1998年,美国学者约翰·文森特·贝勒沙在《Arts of Asia》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西藏托甲的文章后,人们逐渐开始认识这一神秘的护身符。

在国内,一直到90年代,托甲才开始慢慢被人关注和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藏传文化研究的深入,托甲逐渐为人所知,越来越受到国内藏家追捧。



 

不同时代的托甲

以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为依据,“托甲”大致可分为吐蕃之前、7世纪到11世纪、11世纪到16世纪、16世纪之后这几个阶段。

吐蕃之前的“托甲”难以划分,大致应该跟其他草原文化早期的造型有类比性。

7世纪到11世纪作为藏传佛教的成型发展期,这期间的托甲受到外来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周边文化的影响,变化多样,多佛教题材造型。

11世纪到16世纪佛教发展基本稳定,托甲的样式基本规范化。

16世纪以后托甲造型更加规范,题材更广。

托甲在这些时间段里是传承和延续的关系。比如大鹏金翅鸟的造型,根据对苯教的研究,古象雄红鹏金翅鸟是日巴(明觉)的愤怒化现,是苯教的不共本尊,其与印度的迦楼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与中原饕餮纹饰也有一定的关联。单从金翅鸟这一形象造型就有很多种。


不同造型的大鹏金翅鸟

托甲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从早期古拙不规则的形象到后来的精致细腻规范化的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真正好的托甲,或传世或伏藏,都十分可贵。所以下篇,我们将从收藏角度,择藏品详述托甲古朴神秘之美。


 参考资料:

《托甲三两句》王晓睿

《藏族的“天铁”》帆舍藏传

部分图片整理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