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九中故事”于春夏秋冬 ——在2016至2017学年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郑州九中校长 田宝宏 2016-8-24
暑假生活已悄然结束,今天我们隆重集会,迎接新的学年。首先,我们愿为刚刚步入“中书院”里的近1500名2016级新同学和22位新老师送上“九中人”最传统、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来到郑州九中的学校生活世界! 心中有梦,行有方向。2016届我校高考再创辉煌,既有全面的丰收,又有点上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455人,直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985、211一本名校;以石啸、王亚森、王远同学为代表的我校足球、太极、跆拳道、武术、女排等25名运动员,全部被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国际部李孟霖、郭心悦、陈宇轩、王晨楠、卢鹏飞等85位毕业生,分别被澳洲墨尔本、麦考瑞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雷丁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田纳西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等国外名校录取。 不惮万般艰辛、挫折和风雨阻碍,如是三年,一一繁琐、欣慰、美妙,终酿甜蜜。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呵护成长,功成如梦觉,家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触动灵魂!这些成绩既是对九中人的坚强、努力和坚持的完美表达,也是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最好诠释。让社会瞩目,让家长信服,让学子向往! 过去的这个假期,新同学难忘获取录取通知书和父母、亲朋相拥时热泪盈眶的欢愉,难忘军训生活里埋下的手足情、师生意。从军训会操比赛到集中学习我校军事教育校本课程,从“海空召唤·热血青春——歌咏比赛”,到全体学员接受高标准的检阅,你们无不尽展才华,尽书坚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飒爽的英姿不仅为“青春九中”增添亮色,还用自身的实践诠释“青年力量”、为九中精神注入新的内涵。我还欣慰地看到,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里,护校的老师和同学,行走于校园呵护校园之“静美”;也看到了高三和创新班的学子以奋进地姿态,提前投入到学习当中,表达追寻梦想的强大决心。 老师们,同学们! 每一种生命样式、生活方式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心灵境界和其传承久远的精神,并常常是以故事的形式得以传承!正因为此,寻找学校精神,同样应该走到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中去,因为这些故事,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的选择、淘洗,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温度,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贴近人心,也贴近生活。郑州九中把培养具有“精一执中”精神的“中正和谐”之人作为目标,在学校生活世界里,不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给更多学生提供平台,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浸润于春夏秋冬之生命轮回。 我们不会忘记去年仲秋时节,那一抹,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海军蓝。 去年入秋,河南省教育厅和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决定自2016年河南海军航空实验班面向全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100人,这样足以载入校史的喜讯一时传遍省内外。 “中教育” 视域下的郑州九中,在教育界引起极大关注。从师资到教学环境,从理念到实践,郑州九中始终以“娇子”的身份在蓝天与白云下,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正是由于不断向前,始终为莘莘学子打造成长平台的进取精神,敢于人先的实践精神,2015年郑州九中被海军招飞办命名为海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 而就在今年7月12日。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做出了非法无效的最终裁决,结果一出,一条微信,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就在今天,河南省海航实验班定检开始在郑州九中举行,恰逢外敌犯我,作为教师的我们忽然意识到,海军学员定检不单单是一项工作,我们还肩负着祖国委托的重任,未来的南海上空定有我们郑州九中的学生,保卫祖国的领海领空,佑我疆土。我们珍惜这样的工作并为今天的付出而自豪!” 这一天,九中人的爱国情和自豪感不言而喻。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的设立和接下来的培养工作,让我们坚信,农业路21号这所历史名校,将更具“坚毅、睿智、果敢、进取、激情”等精神气质;我们将不会辜负国家和这个时代给予的期望,在自身积淀起一份特殊的家国情怀的同时,也将以百倍努力,培养更多兼具海天情怀、佑我疆土的铮铮傲骨,让“中教育”的价值目标超越校舍延伸到海天之上! 我们不会忘记今年仲夏时节,APYSLC2016续写的亚太传奇! 今年仲夏,第三届“亚太青年学生领袖大会”在我校举办。该活动源于2012年我们“走国际化办学之路,育国际化领袖人才”的初梦,成于今日“中教育”之青年观!活动自举办以来得到了海内外教育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和支持。我们借助亚太青年学生领袖大会(APYSLC)这一国际教育会议平台,三年来围“中”、“领导力”和“潜力唤醒”,从实践层面执中,使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名优秀青年学子以互动的方式参与课程,让有梦想的亚太青年,在课程实践营中,体验课程魅力、获得本我成长、思悟“天地之中”。活动中不仅看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而且在潜意识里更具“中文化”气质,习得更多“价值中立,和谐正中”之“中的哲学与思想”。活动也使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生机变通,众象纷呈!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我们知道大影响、大思潮往往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我们深知课程是设计出来的,也是生长出来的,学校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期间更伴随着艰辛和等待,为了让课程落地、生根、抽枝、发芽,我们的教育实践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修行”!? 就是这样带着梦想的执着与实践,APYSLC记留,一春、一夏、一秋、一冬;APYSLC记留,青春的花季,生命的年轮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句句诺言;更让我们坚信:只要有梦想,这股生命的力量就会勇敢向前。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APYSLC这一独特存在,有了“领袖·中·未来”等一系列时代主题的叩问,有了四海宾朋相聚在“中书院”内的切磋琢磨,有了中文化、中教育视域下学校生活世界的真实变革,会让更多有梦想的九中人,可未来!正是“价值中立,思想共生,各适其天”这一永恒的追求,让我们共同续写亚太故事,传播亚太文化,传承亚太精神;也让我们于春夏秋冬的时间轮回中,让我们的思想慢慢地抽枝发芽,让我们在巨变的时代,修己达人,和谐正中。 草木缘情的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在“家·中书院”得以巧妙的结合。 家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的地方,坐落于农业路21号的“家·中书院”,不仅有着许多流传甚广的校园故事,而且还有多元、开放、丰富的足以触动心弦、洗涤灵魂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基于哲学和文化的悠久历史,依托中原地区独一无二的地理和文化,借助郑州九中群体六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确定了以“中”为核心的学校价值观,它主要包括“精一执中”的学校精神和“修己达人,九德惠风”的校训。“中文化”是在“中教育”的理念背景下打造的校园文化,不仅具体体现为“中原、古典、书香、园林”的“中生态”校园和以“得中楼”、“惠中廊”、“致中堂”、“正中园”、“养中馆”等等以“中”字命名的特色楼宇,还包括“听雨轩”畔的花木扶疏,中道、中赋之吟诵声声。 我们知道学校文化是抽象的东西,但是好的文化必须指向环境中个人的成长。中教育、中文化,让我们对美的思考浸透整个生命的同时,也恰恰让我们有了不断追求真理的格物精神和涵养心灵、追求美丽与尊严的人生境界。“高天奔来兮,黄河之水,浩浩雄浑九州贯;远古生发兮,华夏之文,欣欣勃郁中土根。”《中赋》与《中道》,在有限的尺幅中,却包含了无尽的传统文化理念,而且使坐落于农业路21号的“中书院”成为中文化传统传承的一片密林,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我们的存在,这里将成就,对中国最古老汉字之一的“中”字,这一哲学文化符号解读的高峰。 只要我们的眼睛能够始终与灵魂一起专注,那么我们最终将在春夏秋冬的时间轮回里,看到我们自己,在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之中,铸就典范。 张光昊是2016届毕业生学生,他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小学五年级直到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刻,是父亲背着他一路走来。整理书本、翻卷子等,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他被誉为“郑州小霍金”。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张昊考了515分,离一本线只差2分。我校以大爱之胸怀,成就了他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梦想,然而却因身体原因,面临辍学被拒收等问题,最后在学校多方努力之后,被郑州轻工业学院录取。成长是一个人的事情,有时候也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发生在郑州九中有关张光昊的故事,让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有了温度,还有了高度。 现如今,我们生活中的“亚太青年学生领袖大会”,“创新生首都高校励志行”,学代会上学生参政议政、管理校园之热情场景,社团招新时的“百团大战”,校园辩论赛上的激烈争鸣,“校园歌手大赛”演绎着的“九中好声音”,毕业季歌友会上激扬青春,“九中微助”和学生各类团体自发自觉的爱心、志愿行动,还有在国家省市级赛事上,不断夺得冠军的传说中的校园“足球、女排、跆拳道、太极、武术”队等等,这些校园故事,与学校特色课程有关,也与文化传承想通。 特色课程的开设,离不开强大的教师团队,及其幕后强劲有力的科研支撑——我校“博士后研发基地”、“博士工作室”、“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创新实验室”、“考古与发现”馆、“校园足球工作室”,让以《“精一执中”学生领袖潜力唤醒课程》和《军事教育校本课程》为代表的特色课程,演绎着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刚刚结束的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共由“青年教师专家引领专业成长、校本课题专项研究、学历案展示汇报、优秀社团展示汇报、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学科课程中心创建、教育教学和作业建设”等七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研讨活动真实而生动。本次研讨也是近年来主题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我留意到在学科中心创建汇报过程中,各个学科组,已经自觉地将自己的学科定位,纳入到了中文化视域下的生态“大”课堂构建中来,更多老中青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生社团中并不断研发校本课程,这让我更相信“学校、课堂与课程”的自觉生成,也更加表明了科研兴校七年多来,我们在“做我们理解的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坚守和面向未来的坚定决心。 老师们,同学们。 一个人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才能实现立体、有温度的成长。我也深信,九中因为其历史和文化,必将给你我带来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将为你我在未来“走出一条新路,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或者新的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从今天启航,我们希望同学们要始终保持激情和担当参与身边的事情,不断释放自己最富挑战性的创造力;要去发现自我,唤醒本我,成就超我,练就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并努力寻求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一种外在简朴、内心富有的生活方式。 老师们,同学们,“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在路上,让我们一起“见证梦想,见证成长,见证大美”; 愿你我“信心坚定,不怖不畏,心存美好,青莲人格”; 愿你我“健康快乐,精神生长,身体安康”! 愿你我,传“九中故事”,于春夏秋冬 !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