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论------------冯兴时
《层次论》是理论体系的范畴,是让学者清楚整个拳学体系和阶段的学问,是甄别拳学真伪的试金石。层次广义上讲是指人的整体造诣的高低和深浅,狭义上讲是指其在学术上其所处的阶段。为什么要明白这个问题呢?因为只有明白层次的含义和层次的全貌以及自己所处在哪个层次的界面,才能更好的把握所学,更好的掌握本阶段的应该学习得到的内容,知道目前应该学习,掌握什么,不应该学习什么,以后应该学习什么,以后的道路有多远,最高层次和境界是什么。否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盲人摸象,极其片面极其极端的理解看待问题,试想连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阶段,自己所掌握的本领是什么层次都不清楚,能正确、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能正确的处理和把握自己吗?
让人明白自己所处的层次界面,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转变人的活动行为,层次的高低受制于本身造诣的深浅,也受制于周围环境因素和所接触人的层次高低。人在不同层次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虽然各述己见,自有道理,自以为是,未必都是正确的。最正确的道路方法只有一条,其余的接近最正确、比较正确或者不正确。只有正确的观点和指导理论以及正确的实践经验,才能有正确的层次观。
初学阶段的人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打好基础,掌握最基本的合理间架结构,由静态的合架子中寻找到中心轴的“桩”的存在,太极拳里称之为“三虚抱一实”的“柱”,由此产生支撑力,由支撑力产生支撑反作用力,这个阶段就是初级阶段,应该打牢基础阶段的层次;依次类推,本训练体系把练功的过程以及功法顺序展现出来,按照这个定理你可以对照社会上的“名人”、“武术家”、“九段”,等所谓高人的整体造诣去套比,就能甄别出其真实的实际水平,因为有很多“高人”是靠众人和不明真相的官员捧出来的,也有好多人只是靠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年轻旺盛的体力,以及打熟的经验技术去赢人,这样的人充其量也只能是个实战家,虽然可能掌握了绝妙的内家浑圆功夫,终究没有达到高层次的境界,也无法再续其单项威力。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而不会再有第二个李小龙,因为李小龙的身体素质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喜爱其截拳道的中外人士有千千万万,但是没有一个能超越李小龙的,李小龙的功夫是李小龙自己的,他的“李三腿”只是李小龙的,别人再模仿也是空架子,对于后学者来说上阵无法达到其境界;赵道新先生被
誉为“亚洲搏击之星”,其心会掌只能是赵道新先生自己的,他的理念,他的聪慧和他的实战格斗经验已经发挥到极至,比照赵道新先生的'心会掌'来照猫画虎的训练终身也不得其妙。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以上两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第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四大体系',其二是他们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身体素质决定了他们的思维走向,一直沿着训练--实战--搏斗,是真正的实战家,很多力学上的复合力自己能纯熟的掌握应用,但不能剖析透彻其力学结构,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逐步得到的、也不可能如何教会别人正确的掌握、如何训练才能让学生增长功夫,所以他们没有去研究正确的指导理论,正确的教学和训练体系,只是在实战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导致别人不能完整理解其指导思想,以至自己的拳学无法完整的传承下去,由此可以断定他们的层次只能是实战家的层次!不能是武术理论家和武术教育家的层次。
层次的高低要全面的衡量,不能只看其能打能战,更不能凭某人有神力就认其层次高,有的人体重身高爆发力强劲,打击超然,就形成了身高马大打败身材矮小,身强力壮战胜了体弱现象,这属于一个欺身欺力的层次,是本力和拙力,一旦失去了年龄和体力上优势后,其实战能力不能传承,所有的名誉地位随之而去,这样事实现象在你的身边很多,经常出现,这是一种的层次;能够运用整体浑圆伸缩力去解决实战中的问题,能使浑圆力波长劲不断是较高的层次;能够挥洒自如应用伸缩、高频和弹簧力并且舒适自然,是很更高的层次;能把整体灵活力训练到如盘中之珠,圆润无着力点,以及身法飘忽不定、抽身换影的境界,在搭手时沾连粘随、如影相随融合进惊炸抖擞并且能运用<运动生理学>解剖其力学原理,做详细的力学分析才是最高的层次;如是这般的人能有几个,已不多见。
高层次的人内秀而外表温文儒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丰富的知识面和阅历体现了综合素质斐然!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训练成绩超然。他们一般不露暴相,不显横欲,抬手投足皆轻灵,动作起来下盘似古树盘根,上肢如春风摆柳,目光炯然间神光四射,摄人魂魄,抖手放人丈外,击打对手疾若闪电,内力透彻入骨让对手瘫如烂泥。
经常能听到所谓的某某“绝技”已经失传的话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也是甄别真伪的层次问题,自古以来在中国确实有许多绝密绝技已经失传,失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在师徒关系传承中,由于身怀绝技之人在一生授徒生涯中,没有遇到自己认为值得信赖的或者是可造之材的继承人,遵循了师承师训之道,宁可让其湮灭、毁灭也不让无德无意之徒得到,这是就是古人所谓的“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教”的用意所在;其二家庭形式的传授方法,传子不传女,不传祖外之人的方式导致有些绝技的失传;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的家族式传授会因为子孙在时代变迁,地位更改,朝代更替中使其绝技失传;还有灭绝性的种族屠杀也会导致某些绝密的东西失传,根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就有14
次的灭绝性大屠杀,每次的屠城杀戳,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后是属于淘汰性的失传,常见的有些技艺或者文化由于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例如在民间的戏曲、锯缸补碗技艺、打把势卖艺等必然会自然淘汰灭绝,一些武术的套路和技法训练不科学、残害人身体性命,没有养生技击的价值而无人学无人练,成了“孤家寡人”,最终也被自然淘汰,不值得可惜,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有些无知之人抱守残缺,自以为是,只能说明他们的层次浅薄,低能愚昧无知。
博学众长,树立科学正确的观点,才是提高层次的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