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黄煌,用3种带“黄”字的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

 阿凤ok 2016-09-24

在江苏有一位名中医,从医40多年,善用古方治疗疾病,患者常慕名来看诊。这位名医就是——黄煌老师。教授强调经方有真实、客观、传神、实用的特征,进而论证了经方的经验性、实证性、整体性、以及实用性。“方——病——人”的经方学术思想实用性非常强,收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笔者有幸到南京,多次旁听黄煌老师授课,收获良多。尽管上课时间短暂,却让自己对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中医古方——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认知及运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名医黄煌,用3种带“黄”字的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别看方名中只有两味中药,其实该方是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的。在门诊中可能会遇到患者有这样一个疑惑:就三味中药,药力够不够啊?会不会太少?会有效果吗?其实,尽管只有三味中药,病人服用后,不仅效果明显,而且这个方子应用还非常广泛。

名医黄煌,用3种带“黄”字的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大黄这味药,相信便秘的朋友可能比较熟悉。大黄又叫将军,可以想象大黄作用时的峻烈。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东北部等地大黄的产量较多。大黄作用还是非常多的,结合患者病情常用到的有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泻火、逐瘀痛经、利湿退黄的功效。

名医黄煌,用3种带“黄”字的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黄连这味药大家也是耳熟能详,有时开玩笑道:“哑巴吃黄连,有苦自知”,可见黄连是非常苦的,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名医黄煌,用3种带“黄”字的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黄芩也属于清热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全方有泻火降逆,祛瘀止血之功。黄煌老师运用大黄、黄连、黄芩,以2:1:1的比例治疗上部出血。

验案一:老师曾用此方治疗一支气管扩张患者,拟生大黄10g黄连5g 黄芩5g,15剂,沸水冲服,每天一杯,服用三天后停1到2天,再继续服用,效果极佳。

验案二:一患有血小板无力症的小女孩,专门找到黄煌老师看诊,处方生大黄6g黄连3g黄芩3g,分四五次服完,每周服用5天,患者复诊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教授上课时常会讲到叶秉仁先生,对叶老十分敬重。有次教授提到叶老治疗中风昏迷(颅内出血)有读到的见解,见到大便黏臭,舌苔黄厚的病人,给病人灌服该方,有利于苏醒。

汉代张仲景记载:“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主治心胃火盛,迫血妄行的吐血之证。同为清代的三位名医对三黄泻心汤治疗吐血有详细的记载。《吴鞠通医案》提到用本方治疗酒客吐血,三阳实火为病,立见奇效。叶天士认为吐血成盘碗者服用本方良好。陈修园则说用此方治吐血,百试百效。今天我们还在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而感到苦恼时,不妨多看看古籍,学习古人是如何用药的。

在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许多人会流鼻血、牙龈出血,三黄泻心汤就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属于科普性文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照搬。

(作者姜丙梅 浙江中医药研究生在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