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

 蜀地渔人 2016-09-24

===================================


 

1、强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第一,全面规划。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的范围不仅应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城市信息应用系统,还应包括城市建设与运行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与网络安全机制。

 

第二,设计顶层架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难以高效整合,如何有效利用采集来的信息,如何实现相关信息应用系统效能的整合,以及各信息系统如何实现互联互通,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与顶层设计加以协调。

 

第三,制定实施规划。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不能是纯理论的,而应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需分阶段进行,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不能因智慧城市建设而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

 

2、构建高效综合的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城市交通、社会公共服务、电子政府等,因此,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综合的协调机制对各个领域进行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高效综合的协调机制对智慧城市建设加以引导规划。实际上,由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来主导智慧城市建设都难免出现问题。因此,当前我们应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的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根本,成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的协调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对策。

 

3、有效整合资源

首先,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缺乏国家标准,在高频领域主要使用国际标准,而关键的超高频领域的标准仍由国外控制。行业标准与规范的缺失,导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共享与协同难度大、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差异大等。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加强技术标准化、行业应用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尽可能减少“信息孤岛”。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级管理部门的力量,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另外,在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过程中,应注意制标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前期规划。我们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规划工作。通过科学规划,明确城市系统内各部门的业务范围以及相应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避免管理分治。另外,应充分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再次,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尚不健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合作机制。从横向上看,同级部门应密切融合;从纵向上看,上下级政府部门应当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省市之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加强沟通合作,同时还要加强政企之间的沟通合作。

 

(文:唐飚,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本文发表于201691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